SYSU-李菱: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超越佛祖之说法,还不如干脆去做个糊饼来吃呢?
SF-扶风:南方人,实在!
SYSU-李菱:这就是云门饼的来历了。
三种病人
SYSU-李菱:好,我们看一段公案。
SYSU-李菱:【举。玄沙示众云。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种病人来。作么生接。患盲者。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语言三昧他又不闻。患哑者。教伊说又说不得。且作么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无灵验。有僧请益师。师云。你礼拜著。僧礼拜起。师以拄杖便挃。僧退后。师云。你不是患盲。复唤近前。僧近前。师云。你不是患聋。乃竖起拄杖云。还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是患哑。其僧于此有省。】有三个病人来。
SYSU-李菱:来了三个人,各患了盲聋哑三种病。盲呢,是你在他面前手舞足蹈他也看不见; 哑呢,是在他耳边说什么也听不见; 哑呢,是连鹦鹉学舌都学不了。怎么应对这种人啊?佛法能解救这种人吗?
SYSU-李菱:老师来了,对这人说,你作个揖来看看,那人就作揖了,老师马上拿来拄杖准备打他,结果这人连连往后退。老师说:看,你没盲吧!老师又叫他走前来,那人前进两步,老师说:你没聋啊!拿起拄杖又想打他,“你以后还这样吗?”那人说:“不会了。” 老师:这人没哑! 瞧瞧,自己有眼有耳又有嘴,却老是想要跑到外面去找可视可听可说的,怎么找得完?难怪以为自己又盲又聋又哑,因为你跑到外面去了啊!
SF-扶风:【到处驰骋驴唇马觜,夸我解问十转五转话,饶你从朝问至夜,答到夜,论劫还梦见么。】
SYSU-李菱: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有口不会说,有心把不住。
SF-扶风:说三种人,不过是那僧心妄乱度,云门哪里管那许多,这鬼子,你自个心眼儿又盲又聋又哑的,还管什么尘沙身外事?
SYSU-李菱:无论是三个人,还是一个人,都是我们的问题吧。
SF-扶风:截断众流,管那人来什么,只管断去。
SF-崔旭:是说无关的问题不要问?
SYSU-李菱:回到自己的眼鼻口心吧。
SF-扶风:相相无穷,作么热闹迷梦。这里很多人也有这问天问地的爱好的呀。
SF-姜森原:还向外求什么?关键是问的虚无缥缈。
SYSU-李菱:所以扶风老师就像云门那样。
SF-扶风:到处驰骋驴唇马觜,夸我解问十转五转话,饶你从朝问至夜,答到夜,论劫还梦见么。
SYSU-李菱:来一样接一样。
粥足饭足
SYSU-李菱:再来一段
举。疏山和尚问僧。什么处来。僧云。岭中来。山云。曾到雪峰么。僧云。曾到。山云。我已前到时。是事不足。如今作么生。僧云。如今足也。山云。粥足。饭足。僧无语。师云。粥足饭足。
SF-扶风:足就好。足者不妄求,当下是,粥足饭足,满世界圆满。
SF-扶风:
山云:“我已前到时,是事不足,如今作么生?”
僧云:“如今足也。”山云。粥足。饭足。僧无语。
师云。粥足饭足。
山云:“我已前到时,是事不足,如今作么生?”
僧云:“如今足也。”
山云:“粥足?饭足。?"
僧无语。
无剑:粥足饭足还是外事圆满,更强调心性自足。
SF-姜森原:足。
SF-扶风:山见僧从雪峰处来,就问他:喂,我以前去过,那家伙还没行呢,现在怎么样啦?僧说:“行了,他现在具足了”。山更问:“饭足?粥足?”这僧被这一反问,停住了。云门便点评说:“嗯,好了”。
SF-扶风:粥足饭足,挑水喝茶,一切自天成。
无剑:无求指不向外求,皆向内寻。
莫等闲空过时光
SF-扶风:【只如雪峰和尚道,尽大地是你,夹山和尚道,百草头上荐取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洛浦和尚云,一尘才起,大地全收,一毛头师子,全身总是。】
禅易行者:外也不求,内也不寻。本来无一物,寻啥?
无剑:高。
SYSU-李菱:大气!莫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好的
云门代答:[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 师云。须弥山。]
SYSU-李菱:还有一座须弥山要过。
SF-扶风:到点,下课。
还有些人,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就抛妻弃子,远离尘世,逃到千里之
你们这帮瞎起哄的人,还想往外跑,作死啊!
你们这帮人,听见别人谈论佛祖,还没搞清楚佛祖是什么,就想谈论超越佛祖的事情。还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就想超越自己去管别人的事。是什么东西挡住你的最直观,阻止你处理当下的能力了?实在没有头绪,你就自己想一想,除了吃喝拉撒,能有什么事? 无端端去想这么多虚无缥缈的事情,做什么?还有些人更无聊,以为背些古书,读些古文,就以为自己学会佛法了。
SF-扶风:赵州茶,云门饼,是禅门至宝。
SF-扶风:[直须自看。无人替代。时不待人。一日眼光落地。前头将何抵拟。莫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你掠虚说大话处。莫将等闲空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