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禅学院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精品课程

• 《希伯来圣经》-15-Donn • 《希伯来圣经》-13-Donn • 《希伯来圣经》-14Donna • 《希伯来圣经》-12Donna • 《希伯来圣经》-11Donna

活动公告

• UCCC时照学堂-国庆禅七精彩 • 东方整体身命观——论精气神与生 • 禅与生活主题研讨会(1月24日 • UCCC中美禅学院2018新年 • 18年2月9-13,20--2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吴先生
电话: 1-978-790-8888
传真: 1-800-900-9332
E-mail: us.china.chan@gmail.com
地址: 美国 康州 西哈弗市 Main 街 45号
QQ:3490578263

20150410读书-扶风-《塔木德》-05

来源:小平 发布时间:2015/4/27 10:28:02
美国-扶风:第一章讲上帝,第二章讲人,第三章讲人与人的关系。开始非常实用的生活指导了。看着浅显,内有深意。
杭州-梵天的眼:
成为你自己  
你的生命和你的邻居的生命一样有价值,你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一样应该满足。要达到自我的满足,必须把注意力及财富施及家人、朋友和社会,必须从只想着自己转变为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自我实现并不是要隐退于我们这个堕落的世界之外,也不是要沉溺于自我陶醉之中,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并对这个世界能有所贡献。
-----《圣哲箴言》
必须把注意力及财富施及家人、朋友和社会,必须从只想着自己转变为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这句我读了好几遍。
美国-扶风:是的,佛教叫破除我执,同体大悲。
杭州-梵天的眼:老师以前也说过,要成为对社会用用的人才算修行人。
美国-扶风:犹太教义以直观的指导为主,没有那么多大道理。
仁清拉姆:可是破除我执跟自我实现有什么关系。
杭州-梵天的眼:这段是这个意思吗?请教大家。
美国-扶风:这段应该没有强调要成为对社会有用。
仁清拉姆:我很认同这段话,成为你自己。
常青树:我理解就是,如果每个人只为自己着想,就是去我自己的存在价值。
杭州-梵天的眼:针对生命的意义?
美国-扶风:它强调的是要从只想着自我,变为想着包括自我在内的全体。
常青树:我理解就是,如果每个人只为自己着想,就失去我自己的存在价值。
杭州-梵天的眼:从小我变大我。
美国-扶风:嗯,变大我。
常青树:为大我,而成就小我。
果果:犹太教是入世的,积极的,教人如何生活的教义。
美国-扶风: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世界是向内的,形成我执。为他人着想时,世界是向外的,内外无界,无二,便是全体。
杭州-梵天的眼: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和大家一样无二。
美国-扶风:古圣人不论佛教的还是犹太教、道教的,明白的都是境由心现的如来藏海。
杭州-梵天的眼:让自己的内在和外界融合。
宁波-应奇:世界是你,你是世界。
美国-扶风:针对世人的以自身为边界把外部对立的习惯性,不论东西方,都着重破除对自我的执着。
仁清拉姆:有道理。
杭州-梵天的眼:只有融合才不会自恋。
美国-扶风:佛教多从晓以大道理,再加上业力等的趋避。基督教教人爱,而打开自己。犹太直接以一种生活指导。
杭州-梵天的眼:所以犹太人在处事上更睿智。
常青树:破除我执,就是要努力服务众生,我为人人,必将人人为我。
宁波-应奇:
关于生活的三条忠告

一次,  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70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告诉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起誓我回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到,“做事后不要懊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美国-扶风:这一章的段落都非常有指导性。
宁波-应奇:先来看第一条忠告。做事不要后悔。
美国-扶风:这点令我非常得益。
常青树:我是两个方向理解。
杭州-梵天的眼:做了就不要为结果纠结。
美国-扶风:大家要把这三条告诉孩子。
宁波-应奇:嗯,就是老师的歇。做完事后就歇,千万不要纠结。
常青树:做了就歇?
杭州-梵天的眼:对,修正一下学校的教育。
宁波-应奇:像上次讲的真忏悔。
杭州-梵天的眼:歇就是不再想着吧?
常青树:放下。
宁波-应奇:如果自己做错事了,做不对的事,就是放下。后面一纠结就是有问题了。
常青树:做对也放下。
杭州-梵天的眼:做对了也要放下,赞。
宁波-应奇: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美国-扶风:我的高中老师,在我们毕业的时候,告诉我们: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后悔的事,不是我没做错,是我知道,再给我做一次,我还是会选择那样。因为在当时,我的能力就是那样。
宁波-应奇:遇见一个好的老师也很重要。
杭州-梵天的眼:不管实际可不可能,只要你觉得不可能就不信?
美国-扶风:所以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我都尽力了,而我的能力只能是这样。
宁波-应奇:嗯,老师特别尽力,有时还自我挑战。
美国-扶风:所以不后悔,但会不断改进。
宁波-应奇:我们来看第二条。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自信。
常青树:忠实自己内心的判断。
宁波-应奇:这是犹太人最核心的入口。这一点也是我要学习的。
杭州-梵天的眼:为什么说是核心?
常青树:我觉得刚才第一句是核心。
宁波-应奇:上帝不用证明,不容置疑,一开始就自信。我们民族是没有这种的,最多是自豪,上下五千年。那我问大家,女娲补天是真的吗?你信吗?
常青树:我不相信。
杭州-梵天的眼:信,神话也多是真实的演绎。
美国-扶风:同意,勿容置疑,是这个民族坚毅的基础。
宁波-应奇:中国上古神话,你不知道这是真正的历史啊,都是真的,真有女娲补天的,我是相信的。
美国-扶风:我没有信与不信,只是知道文字里有记载着这么一件事。
仁清拉姆:怎么补的天啊?
常青树:除非故事是借喻,否则,天没有所谓的洞。
仁清拉姆:那个天是黑洞吗?
美国-扶风:信,与不信,都是远久的事。上面的三句,都是臆测了。
宁波-应奇:具体我也还没见过,宿命通到很远就能看到。
果果:我当文化来了解,无能力判断信与不信。
杭州-梵天的眼:当故事讲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
美国-扶风: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宁波-应奇:好了,我只说明,自信很重要,犹太人做到了,一开始就做到了。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仁清拉姆:爬不上去就别爬。
常青树:量力而为?
杭州-梵天的眼:顺其自然。
美国-扶风:我觉得犹太人特别正视问题,中国人的喜欢推高。
宁波-应奇:可以这么理解。
常青树:对,犹太人实在。
宁波-应奇:是的,犹太人实在。
仁清拉姆:至少看得懂。
美国-扶风:也能照着做不偏差。
宁波-应奇:还可以理解成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别手高眼低,对于孩子别拔苗助长。
杭州-梵天的眼:果然接地气。
美国-扶风:呵呵,引伸到拔苗助长,很好。
宁波-应奇:这三条,很重要,确实要告诉孩子。
常青树:这三句忠告,果然是净心之下的产物。
宁波-应奇: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70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告诉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起誓我回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到,“做事后不要懊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走后落在一棵高树上,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么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下来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但你却相信向我这样一只鸟的嘴中会有一个很大的宝贵珍珠。我告诉你如果爬不上某东西时,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着我试图爬上这棵大树,还掉下去摔断了你的双腿,这本箴言上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说完鸟就飞走了。
美国-扶风:中国人是说,当你爬不上去时,你要想尽办法去。
宁波-应奇:是的。
美国-扶风:浪费在很多高大上的面子工程上了。
仁清拉姆:
世界上有四种人:
第一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种人最普通。
第二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的人。
第三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
第四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
                             ———《神父们的伦理学》第5章
我刚开始被绕晕了,现在还有点晕。第一种人,普通人,是有你我的界限。
美国-扶风:加一个钱字就好理解了。
杭州-梵天的眼:在小我的范畴里。第一种人。
美国-扶风:边界清晰。
仁清拉姆:你我颠倒就变成愚蠢的人,这世界上没有这种人吧?我没有见过诶。
杭州-梵天的眼:恋爱中的人有这种情况。
美国-扶风:无奇不有吧,我也没见过。
宁波-应奇:有。
仁清拉姆:什么情况?
广州-土豆:索取型人。
常青树:第三种,都是你的,是圣贤,好像有点贬义。
仁清拉姆:索取型是第四种啊,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杭州-梵天的眼:也没全索取,他也有给别人的。
广州-土豆: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智慧型人。
宁波-应奇:分的很清楚的,特别是算账职业的,会计啊,算得非常清楚,我见过。
杭州-梵天的眼:无我了怎么说贬义呢?第三种。
常青树:觉得三种和第四都是一种极端。
仁清拉姆:那我们大都是第一种。
常青树:最普通,但确实最难做到的。
仁清拉姆:又怎么难做到了呢?
杭州-梵天的眼:有时分不清是谁的。
仁清拉姆:可是这四种人都在“应尽力避开的人”里面啊。
杭州-梵天的眼:圣人也要避开呀?
仁清拉姆:是啊,所以我这儿就没想通了。
杭州-梵天的眼:那是提醒我们避开好处?老师,是不是这四种人都有执着呀?
常青树:不是避开,应该是提醒不要做这四种人。
美国-扶风:应尽力避开的人,不是这四种。
仁清拉姆:难怪觉得那个第三种——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圣贤人,有点怪怪的。
杭州-梵天的眼:我也觉得题目和下文有点不搭。
美国-扶风:
应尽力避开的人
有四种人是不能容忍的:傲慢的穷人、阿谀奉承的富人、好色的老人、擅作威作福的首领。
                      ———《巴比伦塔木德》释文《彼沙西姆》篇
仁清拉姆:都在同一题目范围之内。
宁波-应奇:上面四种人也避免,那估计只有庄子会这么讲了。
仁清拉姆:是啊,感觉有点特别。
美国-扶风:我不认为这最后的四种人,也是“应该避免的”。
常青树:我有点迷惑了。
美国-扶风:它只说世界上有这四种人。
杭州-梵天的眼:只说有这么四种人,没说要避开。
仁清拉姆:
应尽力避开的人
有四种人是不能容忍的:傲慢的穷人、阿谀奉承的富人、好色的老人、擅作威作福的首领。
                      ———《巴比伦塔木德》释文《彼沙西姆》篇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
                      ————《旧约•箴言》第22章
有一种徒有其表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高人一等,值得别人称颂,认为坐、站、行、走以及说话、做事都应该有特殊的气派才行…..他只和有身份的人说话,即使如此,也仅仅像神谕似的说短短几句。行动、姿态、吃、喝、穿着,都装腔作势。仿佛他的肉是铅做的,骨是石头做的。
有一种骄傲的人,觉得自己有些长处值得别人尊敬,因此理应引起普遍的畏惧,人人都应在他面前发抖。一个普通人怎么敢对他说话,问他问题!他的腔调使打算接近的人退了回去。他用傲慢的回答压制别人,他一天到晚绷着脸……
还有另外一种人,希望由于他的优秀品德而受到注意,由于他的行为而受到表扬。他不满足于人人对他自以为具有的卓越才能所给予的赞扬,他希望人们的赞扬中包括他是最谦虚的人这一点。于是他对自己的谦虚感到自豪,希望得到荣誉,因为他假装逃避荣誉……
他拒绝所有光荣的称号,也不接受晋级的呼吁,但他的心里却在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我这样聪明和谦虚了”。这种自负的人,虽然竭力装得谦虚,却逃脱不了某些灾难,这灾难就像一堆燃着的枯枝使他们骄傲的“火焰”迸发出来。这种人可以比做一间堆满稻草的屋子,这屋子到处是窟窿,稻草从窟窿里不断钻出来,过了一会儿,人人都知道屋子里有些什么东西了,人们很快就认出他不老实了,他的谦虚不过是伪装罢了。
————摩西•哈伊姆•鲁托扎《正直之路》
一个人除了他的儿子和他的弟子之外,嫉妒每一个人。
————《巴比伦塔木德》释文《犹太教公会》篇
世界上有四种人:
第一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种人最普通。
第二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的人。
第三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
第四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
                             ———《神父们的伦理学》第5章
一起读,我觉得是有联系的。
常青树:应该是总结,不是避开,但刚好放在这,容易令人混淆。
美国-扶风:拉姆的意思是说这四种人的一段,归属于“应避免的”大题目下,因为这是编者的节选,因为没有内在逻辑的。小标题也是编者后加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仁清拉姆:那大我的人是属于哪一种?
杭州-梵天的眼:圣人。
美国-扶风:你要,就给你。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常青树:我总结的是第一种。
广州-土豆:第三。
仁清拉姆:无我的呢。
杭州-梵天的眼:也是圣人。
美国-扶风:无我了也就圣人了。
常青树:如果个个都是圣贤?
杭州-梵天的眼:哪这么容易都圣贤了呀。
仁清拉姆:个个都是圣贤,这世界就坏了。
美国-扶风:
控制你的情绪
犹太传统认为,有些愤怒是允许的,并且认为这些愤怒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对不公平表示愤怒。但是那种毫无节制地对别人表示愤怒,那种失去理智的愤怒,那种毫不顾及他人的愤怒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对三件事的态度看出来。这三种方式是:饮酒方式、花钱方式和愤怒方式。
也有人认为可以从开玩笑的方式看出来一个人的性格。
———《巴比伦塔木德》
我喜欢这段。
常青树:既主张控制情绪,但又鼓励为某些不公平应该愤怒。
美国-扶风:他们很尊重人的正常态。
仁清拉姆:但是我们通常说,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
常青树:都是正能量的行为。
仁清拉姆:饮酒后和愤怒就是非正常态吧。
广州-土豆:仁清拉姆,她朋友是一种人,她可能是另一种人。
杭州-梵天的眼:恩,健全的性格不是朋友给的。
常青树:
灵活一点
一个人总要像芦苇杆一般柔顺,而不要像雪松那样刚直。
当风吹来的时候,芦苇就顺势弯一下,而风停下来之后,它又在原来的位置
上挺得笔直。芦苇的尖儿又怎么样呢?它的好运气又使它能用来做书写《圣经》的笔。
而雪松呢,连其生命都难保住,因为一旦有风吹来,它就会连根倒下,断裂。
它的树枝又怎么样呢?伐木工来了,劈劈砍砍就用来盖在房顶上——剩下的,它们就抛进了火里。
———拉比艾黎扎《拉比纳坦对“神父们”一次的阐述》第41章
我们来看看这节。灵活一点,很轻的一笔,却很妙。
杭州-梵天的眼:感觉还是实用。
美国-扶风:就是实用。
常青树: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美国-扶风:
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
你是否诚实地工作了?
你是否腾出时间用于学习?
你是否参与繁衍后代的生殖活动?
你是否努力地自救?
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
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
-----《巴比伦塔木德》释文《沙巴特》篇
杭州-梵天的眼:刚正不阿才是君子----以前这么认为的。
美国-扶风:那是中国人的教理。
常青树:也不是,上善若水。
美国-扶风:总让我们做些力所不能的,让自己高于别人就叫成功。
杭州-梵天的眼:这段不明白为何一定问参与繁衍?
常青树:与此同理,境界更高。
美国-扶风:这六个一起出现,感觉很。。。。真的是能上能下呀。
杭州-梵天的眼:对人而言繁衍的活动是必须滴?
美国-扶风:当然啦。
常青树:六个问题,涵盖一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美国-扶风:以前的人死亡率很高的。
常青树:估计没做完以上工作,就被拉去审问了。
杭州-梵天的眼:修行的人怎么办呢?
美国-扶风:没有繁衍,佛怎么出来。
仁清拉姆:十大恶极,不繁衍要问罪。
美国-扶风:修行只是不贪着欲望。不是没有欲望。正常的人欲,是要正常行使的。
瓦尔登:佛也不繁衍啊。
杭州-梵天的眼:佛好像不是走这个途径的吧?
美国-扶风:这是犹太教义与中国人的教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总要你去人欲听天命。
常青树:人类延续,佛自然延续。
美国-扶风:佛有父母有儿子。
一条被渔网捕住的小鱼对渔夫说:“我太小了,如果你要用我烧菜,还不够你们塞牙缝的。让我回到河里去吧!等两年以后你再来这条河里捕我,那时候我会长得又肥又大,可以让你享受一顿美味的餐宴。”
渔夫答道:“哪怕我现在仅仅捕到一条小鱼,也比我的邻居找到一条能吃一年的巨鲸好。”
这则寓言如今已家喻户晓,出自这则寓言的谚语也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
握你手中的一丝满足,胜过别人的万绿希望。
宁愿一鸟在手,勿要两鸟在林。
抓住好的东西,哪怕它少而小。
不要选择希望,如果它的实现是渺茫的。
-----贝莱齐蓬·本·那特罗乃·哈纲克坦《网中的小鱼》
杭州-梵天的眼:是的,佛提倡正常生活。
常青树:老师,这段也实在。
美国-扶风:佛没有说不做爱,只说不非时做爱。
杭州-梵天的眼:本来我觉得小鱼挺智慧的,可一看后面犹太渔夫好像更智慧。这是犹太人活在当下的演绎吗?
常青树:渔夫活在当下。
美国-扶风:也是不推高吧,有就好,全盘接纳当下。
常青树:不寄托虚无的未来。
杭州-梵天的眼:不好高骛远。
仁清拉姆:
任何能够防止家庭成员而没有这样去做的人,都要为他家庭成员所犯的罪恶受到惩罚。
如果他能够防止他的同胞犯罪而没有去防止,他要为他的同胞的罪恶受到惩罚。
如果他能够防止整个世界犯罪而没有防止,他要由于整个世界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巴比伦塔木德》释文《沙巴特》篇
还有这个,责任太重大了吧。
杭州-梵天的眼:我们过去也有株连九族的。
美国-扶风:所以犹太人都特别有责任心,事来了,要积极应事。
杭州-梵天的眼:超越了家族概念。
常青树:显示犹太人有担当。
仁清拉姆:我从小受的教育是:闲事莫理。
常青树:因此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仁清拉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杭州-梵天的眼:文革闹得大家都怕了吧?
仁清拉姆:是的。
杭州-梵天的眼:现在好些了,至少90后们放开了不少。
常青树:
与智者同行
谁是智者?向所有人学习的人。
                             -----西米昂《神父们的伦理学》
仁清拉姆:这句话跟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同理吧。
杭州-梵天的眼: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是智者。
常青树:
圣经上说:“和智者同行,必得智慧,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这和什么相比呢?和一个进了香料行的人相比,虽然这个人不买什么,也未从商店取走什么,但香味却附在他衣服上,一整天也不会散去。
但一个人如果走进一个皮革商店,即使他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拿,他的衣服也会变脏,坏的气味整天都会附在他的衣服上,久久不散。
                           -----《拉比纳坦对‘神父们’一词的阐释》第
杭州-梵天的眼:近朱者赤。。。
美国-扶风:智慧的民族,都那么相象。后面的越来越接地气的,大家各自看去,并一起讨论,这感觉很好。好了,去写课后感吧。


--------------------------------------------------------------------
喜欢读书的朋友欢迎加入读书群,每月一书,单月隽永经典,双月心灵小书。由中美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禅学社指导老师,【时照道德文化推广】总策划吴穗琼(扶风)老师指导。读书开慧,明心开智,欢迎加入读书QQ群:12549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