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第八章
末日审到和永生
今世一小时的忏悔和善行,也强于来世的一生;来世一小时的快乐,也强于今世的一生。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陪伴他的不是金银和宝石,而是《托拉》和善行。
--Aboth 4:22
今世就像通往来世的一条门廊,你们应在门廊上做好准备,这样才能进入大厅。
——Aboth4:21
人们在今世平白无辜的磨难和心甘情愿承担的困苦,必定会有助于他们获准进入来世.凡接受了今世快乐的人。
将被剥夺来世的快乐:凡拒绝了今世快乐的人,将得到来世的快乐。
—《大众塔木德》
果果:这一章有许多我不懂,比如,第一段的前两句我觉得有点矛盾。
杭州-梵天的眼:立足今世。
果果:梵天的眼说的对,关注当下,立足今世。这里的快乐是什么意思?
杭州-梵天的眼:今世的忏悔换来来世的快乐?
果果:为什么是来世的一小时快乐,也强于今世的一生?但是又强调今世应该用于忏悔和善行?
杭州-梵天的眼:此快乐不是彼快乐吧。
张洁:我也没看懂。
果果:是翻译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难道今世不鼓励快乐吗?我觉得,人的当下是要看清、接受、自乐,所以,今生也要快乐。
张洁:
在来世神圣的上帝把一卷《托拉》放在膝上,对每一个民族进行奖评。世上的众民族立即凑过来。乱哄哄地往里挤.先进来的是罗马王.上帝问道:“你们一直忙于何事?”罗马王回答说:“宇宙的主啊!我们建造了许多市场和浴池。也聚积了大量的金银,以图让以色列人致力于《托拉》.”上帝回答说:“你们这些世上的蠢货!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创立市场让娼妓招摇,建造浴池供自己享乐;而金银则是属于我的.” 于是罗马王悻悻而去。
随后进来的是波斯王,上帝问道:“你们一直忙于何事?”波斯王说:“宇宙的主啊! 我们建造了许多桥梁。征服了许多城镇.发动了多次战争,所做的这一切,统统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研读<托拉》。”上帝回答说:“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你们建桥梁是为了收取过桥费,征服城镇是为了强迫百姓为你们劳动;至于战争,那是我发动的。”于是波斯王也绝望的离开。既然著名的罗马王和波斯王都一无所获,其他民族都不敢进去,他们害怕接受末日的审判。
——《大众塔木德》
杭州-梵天的眼:凡拒绝了今世快乐的人,将得到来世的快乐.
果果:似乎罗马、波斯都是和犹太人毗邻又发生过矛盾,或者价值观不一样的人。
杭州-梵天的眼:同样,为了今世的快乐就会失去来世的。
果果:来世也就是另外一个自己的今世,对不对?
杭州-梵天的眼:没有轮回了吧。
果果:暂且承认犹太人认可轮回的基础上。
张洁:
生者必死,死者必复活.活着必被审判,世人一定会知道和意识到他就是上帝,他制造,他创生,他注视,他审判,它见证。他抱怨;神圣的他将在来世对每一个人进行审判.他公正,他牢记,他不偏袒,他也不受贿。不要凭想象去指望坟墓将成为避难所;你们具形,你们出生,你们生存,你们死亡.你们接受我的审判,这一切都不可避免。
——Aboth4:29
果果:是否真的有无轮回?
杭州-梵天的眼:犹太人立足当下却不赞同消耗当下。
张洁:这应该是他们的轮回。
果果:过度快乐是消耗?有点道理。
杭州-梵天的眼:福报是会用完的,---我们不也这么认为吗?
果果:平常心看到平常事,我理解。
江苏 海阔天空:过度快乐就是贪,有贪就有痛苦是吗?
果果:但是,为了来世,故意装作不快乐,可以严肃,我不理解。
广州-土豆:有的。
果果:这个应该因人而异,有的快乐的人会感染大家,调动情绪。
江苏 海阔天空:快乐就在当下快乐,不去追逐吧?
美国-扶风:因果不虚。
杭州-梵天的眼:所以不能只有见到上帝的时候才想起公正----不快乐是装不出来的吧。
江苏 海阔天空:不是故意装不快乐。
美国-扶风:轮回当然有,如吸烟的人放不下烟。
果果:嗯,我觉得快乐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不纠结,坦然面对,不内耗,只要不内耗,心态很稳,就很快乐。
杭州-梵天的眼:就是啦。。。省点能量用在修行上。
广州-土豆:专注于每一个当下,就不会内耗,每一个当于身心合一。
美国-扶风:轮回只是习惯性节奏的来回。
杭州-梵天的眼:抛弃习惯就抛弃了轮回?
美国-扶风:有执着就有固定形相,就是形成轮回。
果果:习惯的周而复始是轮回的一种,生死之间有轮回吗?
江苏 海阔天空:被习惯束缚了。
广州-土豆:有执着就有固定形相,就是形成轮回。
江苏 海阔天空:嘻嘻!告诉你你就相信了吗?
广州-土豆:有的人不信的,只能自己去体验吧。
杭州-梵天的眼:自己去看嘛。
果果:我不信,但现在也不是那么强烈的排斥了。
广州-土豆:信不信不重要的,还是活好当下。
杭州-梵天的眼:信不信也有缘分的。
广州-土豆:
如果上帝不向每一个人隐瞒他的死亡日期,就没有人会建造房屋,也没有人会种植葡萄园,因为每个人都会说:“明天我就要死了为什么我还要为别人劳动?”
所以,上帝隐瞒了人们的死亡日期,使他们能够建造种植.如果他应该受到奖赏(长寿),他就会享受到他的劳动果实.如果不能,别人也会从他的劳动中受益。
—亚尔岸特·什英尼《对,(以赛亚书)的普释》
江苏 海阔天空:生死轮回没看到, 有执着就有固定形相,就是形成轮回,倒是相信。
广州-土豆:生死之间的轮回,不是说死了之后还会投生了另一个东西,是讲你带了这种习气不轮你一生是形态,你这个意识导致的一些习惯仍然不变的。
江苏 海阔天空:对!还是习惯!
果果:生死之间的轮回,不是说死了后投身为另外一个东西,而是说,你带着这种习气,无论下一次投身到什么形态呀,你习惯性的这些意识导致的这些习气还是会出现的。
江苏 海阔天空:受控于习气。
果果:但是,扶风老师首先就认可了一个前提,就是承认轮回存在。
杭州-梵天的眼: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管他轮不轮的。
广州-土豆:存在的。
果果:否则,如果没有轮回,还将什么下一次投身呢?
江苏 海阔天空:关键是改变自己的习气。
广州-土豆:改变思维模式 ,改变习气。
果果:好了不纠结了,看到自己,改变就已开始。
广州-土豆:不用看过去,今天改变,明天就可以受用。
果果:这句话不明白,请教:死亡是罪恶所致没有罪恶的人是永生的。
杭州-梵天的眼:永生就是不轮回啦。。。习气都没了。不知对不对?
仁清拉姆:这不跟佛教差不多.
果果:无执无相?
广州-土豆:所有的教相通。
江苏 海阔天空:大道相通。
果果:犹太人对生死的处置和态度刚好和我们相反,类似于基督教、天主教?
张洁:
上帝创造了义人和恶人,伊甸园和地狱.每个人都有两部分,一部分在伊甸园,另一部分在地狱.如果一个人高尚正直,他便拿到了自己以及同胞在伊甸园中的份额;如果他犯罪作恶,他便拿到自己以及同胞在地狱中的份额。
——《传道书》7:14
最后审判牵涉到三种人:至善的义人,彻底的恶人和一般人。第一种人即刻被登记并判定获得永生,第二种人即刻被登记并判定进入地狱,第三种人将下到地狱,并且(因在那里遭受的痛苦而)哭喊,然后再升起来。如经文所说:“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
—《撒迈利亚书》13:9
死亡是罪恶所致没有罪恶的人是永生的。
—《大众塔木德》
果果: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三种人。
江苏 海阔天空:这又和佛经里讲的一样了。
果果:是的,类比相似。
广州-土豆:
世界上有十种厉害的东西被创造了出来:山厉害,但铁能够毁坏它;铁厉害,但火能够熔化它;火厉害,但水能够扑灭它;水厉害,但云能够托起它;云厉害,但风能吹散它;风厉害,但身体能呼吸它;身体厉害,但恐惧能摧毁它;恐惧厉害,但酒能驱走它;酒厉害,但睡眠能化解它;然而,死亡比这一切都厉害.
当一个人的末日来临时,死亡天使带走他的灵魂. 灵魂就像充满血的静脉一样,在全身遍布着许多细小的分支,死亡天使抓住血脉的顶端,把灵魂抽取出来。对于善良的人,他轻轻地抽,如同从奶中取出一根毛发:对于恶人,则如同运河入口处的漩涡一样猛烈;用别人的话说,就像从羊毛团取出一根向后撕扯的刺一样。抽取完毕,人也就死了。这时灵魂出窍,停留在死者的鼻尖上,直到身体朽腐。身体朽腐之后,灵魂便对上帝呼喊:“宇宙的主啊!要把我引向何方?”这时,天使便把灵魂带到死亡法庭。如果这个人一身正直,天使便会对他喊:“为这位正直的人清理出一个地方。”人就会安详地死去,直到见到上帝。
死亡天使浑身有眼,病人临死时,他手持一把出鞘的剑立于病人枕头上方,剑上悬着一滴胆汁。病人看到他时会因恐慌而张开嘴,天使便让胆汁落入他的口中.因此,人就死了。这也是尸体发出恶臭,死人脸色苍白的原因。
人出生时.大家欢乐;人死之时,举家悲哀,但事情不该这样。恰恰相反,人出生时大家不应欢乐,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命运和事业将会如何,他是正直还是邪恶,他是好还是坏,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去时如果其名声很好,且又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才是应该欢乐的时刻。就仿佛两艘在海上航行的船,一条归航,一条出航.人们只为出航的船欢呼,却不为归航的船欢呼。站在旁边的一位智者对人们说:“我的心情跟你们正相反。船出航你们不应该高兴,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命运将会如何,它将经历怎样的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然而当船回港时,大家都应该为其顺利返航而庆贺。”这就是所罗门王所谓“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之意。
—《大传道书》adlOc
仁清拉姆:审判,呵呵。
果果:上面的观点:1.描述死亡很可怕,除非你做尽善事。2.第一次读到如此详细的死亡天使的工作方法和程序,有点小震惊。3.他们对生死的态度和我们截然相反。
杭州-梵天的眼:西藏人也说,死亡时是你最辉煌的时刻。因为船回港了。。。死亡之所以厉害是要人们做正直的人。
江苏 海阔天空:西藏生死书里有讲到。
果果:是的 ,因惧怕恶劣的死,所以做善事。
杭州-梵天的眼:嗯,生死书讲的柔和多了。
果果:提前了解很好,对生死恐惧脱敏疗法。
杭州-梵天的眼:
在葬礼后的重哀期后,人们的悼念应该有所节制。注意力应慢慢转向日常生活。如果过分悲哀.则说明哀,则说明悼者想显示他们对死者的爱超过了上帝.生,而不是死,才是人类生存的伟大而艰险的历程.
任何人如果没能在这个世界上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就没有时间在另一个世界里考虑了。无论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得到的智慧,在坟墓里也不会得到了。
江苏 海阔天空:因为我们对生死的态度来自于我们的执着。
果果:这就是犹太人的注重实际,覆水难收。
杭州-梵天的眼:充分利用这一世发展智慧。
果果:很实用。
杭州-梵天的眼:
任何人如果在50岁以前死去,这就是在未及该享的寿数时就夭折了。
52岁时:这是预言者撒母耳的死亡。
60岁时:这是《圣经》所言的死亡期,因为他说:“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 (《约伯记》5-20)
70岁时:这是神所爱的死亡期,因为<圣经》说: “我们一生的年月是70岁。”《诗篇》90:10)
80岁时,这是“强壮”的死亡,因为《圣经》说;
“若是强壮可到80岁。”(<诗篇>90:10)……
过了80多岁。生命就有痛苦了,
果果:我国古代奉行的孝道,要不干工作守孝三年,无论多大的官职。
杭州-梵天的眼:这感觉活过80就不太好了?
果果:暂且认为当时的物质医疗条件都不发达时形成的观点吧。
广州-土豆:过了80多岁。生命就有痛苦了?为什么呢?
杭州-梵天的眼:看透了吧,又没修出来。
果果:他们是不是认为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江苏 海阔天空:不能自理吧?成拖累了。
果果:因为老和小权衡,犹太人重小。
江苏 海阔天空:对社会没贡献了。
广州-土豆:但有一些人很健康啊。
江苏 海阔天空:健康者除外!我自己这么认为!
果果:我们传统重老,现在是弃老溺小。
杭州-梵天的眼:觉得还是身体老化,力不从心了,内心痛苦。
果果:梵天的眼,力不从心是不是还是不能接受自己现状?
杭州-梵天的眼:是的,修行人也许不会这样。
果果:站在我父母的角度,他们觉得无法创造价值,只有消费和给孩子添麻烦,所以偶尔也会说。但是,我看他们都自得其乐,而且,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过的美滋滋的。
广州唯美:我个人认为;生死不是自己,生命只是使命,人类和有生命的,都是一样的存在,只是人类的思维决定,管理地球的。
果果:人类管理地球?
杭州-梵天的眼:是啊,身体好是本钱。
果果:是的,我老爸讲,他多活一个月,就能多领3000元养老金,美滋滋的。
杭州-梵天的眼:管理地球---上帝好像没这样说吧?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是一样的不是?
果果:他退休时才不到1000元钱。
杭州-梵天的眼:知足常乐就是这样,跟每月8000的比就惨了。
广州-土豆:
当上帝告诉摩西他的生命行将结束时,摩西拒不接受这一裁决。在生命即将离去的一个小时里,他恳求着:“万灵之主啊。把我变成草地上吃草饮水的牲畜吧,让我活着看世界。”但是上帝拒绝了.他再次祈祷:“如果不行,就让我变成四处飞翔的鸟吧,白天觅食,夜间归巢.”上帝再一次地拒绝了他。当明白不能以祈祷获救后,摩西便坐了起来,在纸绢上书写着上帝的名字。死亡天使撒母耳飞近看见了摩西书写的文字以及他脸上闪耀着的神圣之光,天使便带着敬畏退去了。上帝在次派遣撒母耳回来,这次,摩西与他展开了战斗,直到眼睛被死亡之神用杖刺瞎,这时,天堂的声音宣告道:“够了,摩西,你死亡之时到了。”
摩西顺从了上帝的命令,他倒下了,闭上眼睛,双手交叉于胸,听天由命,然而,反抗最后爆发,他的灵魂拒不离开他的身体,于是,上帝吻了摩西,并通过吻他的嘴带走了他的灵魂。这时,上帝也洒泪了。
拉比们相信要紧紧地把握生命,不惜与任何悲惨的事做顽强的斗争以求生存。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极度痛苦的时刻仍然是人,他们说,每个生命,即使是在衰落中的,都是可尊敬的,但是像摩西一样,当他们明白生存无望时,也应将死亡当作现实接受下来。而对尚生者而言,他们不仅要设计仪式和丧礼,还要使结局的真实性表漏无疑。在传统的犹太典礼中,遗体被洗净并用裹尸布裹上,但绝不是用化妆品或者穿上精心裁剪的衣服给死者以仍在生存的假象。在丧礼上,棺材始终都是闭着的,这似乎是在强化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即这个人已经不再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了。在墓地里,家庭成员总是在棺材被放入墓穴后亲自把土铲入墓穴,这也是死亡无可挽回的有一个具体象征。
广州唯美:每个年龄都有它的快乐存在,用之地球,管理地球,这是人类的使命吧
果果:摩西对生有强烈的执着的追求,任何行将死亡的人更知道生命的价值。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
杭州-梵天的眼:但往往死前都昏沉了。
广州-土豆:修行高的人不会死时不会昏沉。
果果:那时候如果诸事随顺,了无牵挂,无疾而终,也不错哦呀。
江苏 海阔天空:安详地接收死亡是要有勇气的。
杭州-梵天的眼:生命是可敬的,死亡也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修行以保持清醒,享受自己荣耀的时刻。犹太人智慧地处理了对死亡的恐惧。
广州唯美:生和死同等的是快乐的,就像流泪有喜有悲一样,但人们往往悲痛的多,这就是人们所修行。
广州-土豆:
比梅厄将死亡看做是世界造物完整的一部分。继承这一传统,在本节最后一段选文里,弗兰茨·罗森·茨威格说出了生命与死亡的紧密,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神看着一切所造都甚好。”(《创世纪》1:31)
拉比梅厄说:“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是指死亡。
——《创世纪·拉巴》第九章
果果:我还是无法理解和接受人死后,好像基督教不让人哭。
杭州-梵天的眼:哭影响死者的心绪吧。
果果:还有,他们觉得死是往生,是值得庆贺的事。
杭州-梵天的眼:我们这边老丧吹吹打打的也不对。
广州唯美:生和死是同等的快乐,是谁让生快乐,有是谁让死悲痛,这是人们来判定的。
杭州-梵天的眼:吵闹也影响心绪的。
果果:可对当下的我们来说,确实是失去了亲人,为什么不能表示对失去的哀伤呢?
广州唯美:但超过人的意境,就都是快乐的,这是我人为的。
果果:而且说,哭泣哀伤会让逝者受到牵绊,不能痛快往生。
杭州-梵天的眼:得失心一样吗?
果果:梵天的眼,我们这边做过头的是,不是为了逝者,好多仪式成了生者的道场、排场等,变了味。
杭州-梵天的眼:知道他是回家了,自然就不会有失去的情绪。做给活人看的。
广州唯美:如果悲痛,那应该就是人活在肉体中,而不是灵魂里。
果果: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让我想起了在婚姻生活中对性也是这样讲的。
杭州-梵天的眼:嗯,包括死亡。
广州唯美:我对生,和死是同样的欢喜。
杭州-梵天的眼:是修行的功力还是天然?
广州唯美: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也就释怀。
广州-土豆:修行的人死时,如果家人很伤心不想让她死,那这个修行的人下世还要轮回.没有了这个缘。
葬礼上的演说,一种《圣经》上的古老仪式……首先是打算让人们哭.“葬礼上的演说的好处是在提高声音”。犹太法律不愿意看见死者在寂静的冷漠中被埋葬入土。而希望听见绝望的凄切的喊叫和看见人们用热泪洗去自己的残酷和冷漠。“亚伯拉罕曾为撒拉致哀并为她而哭。”碰上死亡时,哀悼,巨大的悲痛,心灵的伤痛,按犹太法律说法,是一种宣泄的过程.它使那些骄傲、自负和利己的人,记起我们力图忘记的一种可怕的事实——即死亡.事实上,犹太教并不是以死亡为中心的,它决不以死来激发人们从事宗教活动.事实上恰恰相反……但无论如何,让人想起他所力图要忘掉的事是一种赎罪和净化;整个犹太法律的哀悼过程都是基于这一设想而设的.
—约忍夫·本·索洛维特奇科
果果:土豆贴的这段告诉我,犹太人的教义还是让人在葬礼上哭的。
杭州-梵天的眼:
——亚伯拉罕•约书亚•赫文斯基尔《对死亡的反思》
当我死去后我站在公正的法庭上,他们问我.我是否像我应该的那样公正.
我回答不是。
他们问我,是否想我应该的那样的仁爱。
我回答不是。
我是否像我应该的那样学习?
在此地,我回答不是。
我是否想我应该的那样祈祷?
这一次,同样,我又做了同样回答。
上帝的审判非常简单。他说:“埃黎曼莱奇,你说了实话。为此,允许你共享将归去的世界。”
广州-土豆:宣泄的过程。
杭州-梵天的眼:因为实话,共享未来?怎么看。
果果:诚信是犹太人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而且,人无完人,上帝肯定知道的。
杭州-梵天的眼:几天后的葬礼再哭就没什么了,因为灵魂已去不受干扰。
广州-土豆:也核心。
杭州-梵天的眼:接受人无完人也是犹太人的通达之处。
果果:所以,不崇拜偶像。
杭州-梵天的眼:老师说过,无伤害,建设性也有此意吧。
杭州-梵天的眼:活着精彩,死后诚实,两不误。
广州唯美:广意来说偶像应该是欣赏,是不崇拜,可当下人们是用了崇拜。
杭州-梵天的眼:每人都怕最后的审判,可又盼着被理解。犹太人做到了。那大家放心地回去按自己的心意做人做事吧。。。希望我们都能坦然地面对最后的审判!切记说实话。。。
果果:最后的审判对我来讲很遥远,我争取做好每一天。
杭州-梵天的眼:每天都是最后一天哦。。。果果好自信耶!
广州唯美: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才会有更多的每一天。
--------------------------------------------------------------------
喜欢读书的朋友欢迎加入读书群,每月一书,单月隽永经典,双月心灵小书。由中美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禅学社指导老师,【时照道德文化推广】总策划吴穗琼(扶风)老师指导。读书开慧,明心开智,欢迎加入读书QQ群:125496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