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照道德】读书群“当下的力量”群课程分享——慈悲的本质 |
来源:扶风 发布时间:2013/9/25 14:13:02 |
日期:2012年7月11日
扶风:慈悲的本质
超越心智的对立之后,你就变成了一个很深的湖。生命中的外境,和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是湖面。湖面会因应循环和气节的变化,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骤雨。然而湖底却始终纹风不动。你就是这个湖。你不只是湖面。你和你如如不动的内在深处连系着。你不会因为对任何情境的贪爱而抗拒改变。你内在的平安并不依赖它。你安住在本体里--不变、无时、不灭。你不再依附外境中起伏不定的形式寻求实现或快乐。你可以享受这些嬉戏,你可以做乐,你可以创造新的形式,你可以欣赏它们的美。可是却没有执着它们的需要了。
当你出离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不就意谓着离群索居了吗?
正好相反。如果你不觉知到自己的本体,你就见不到人类的实相,因为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实相。你的心智就会对他们的形式产生喜、恶,爱、憎之别。其中除了他们的身体之外,还包括了他们的心智。只有对本体觉知的时候,真正的关系才有可能。当你发自于本体的时候,你就会以原状来感知他人的身体和心智,也就是感知成一个屏幕。而你就像对自己一样,在屏幕之后感觉到他们真正的实相。因此当你面对别人的受苦或无意识的行为时,你会留守在临在里与你的本体连系。进而能超越形相,透过你自己的本体,感觉对方光明清净的本体。在本体的层面上,一切受苦都被你认知成幻相。受苦来自形相认同。疗愈的奇迹往往透过这个体认而触发,也就是,当对方准备好了的时候,借由唤醒他们本体的意识让奇迹发生。
这两段的文字有点纠结,用佛教的话看看能不能简洁一些。当你开悟后,就如原来右手在骂左手没用,现在知道左右都是自己的了,一个写字一个按着,相安无事。你在看着脚在走,手在拿的时候,全心充满了对每一个部件的爱护之情。而不再象原来没开悟时,以工作理的大小来计较 。腿走多了不会怨累,脸多抹了粉也没有谁妒忌 。 如此和平共处中,谁有需要,大家相帮 。在眼睛看不到的背面,以前的眼睛就只有悲哀它自己的无力了。而开悟后的一体,令到脖子向后转动,眼睛看到了它原来看不到的地方,人类会说:奇迹,发生了
继续文本: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吗?
是的。慈悲就是觉知你和众生之间有一个深层的连结。不过慈悲,或这个连结,具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是你以肉身的形式存在,所以也和每一个人类和每一个众生一样,受制于形相的成住坏空。下一次你冲口说出"我和这个人没有共同点。"这句话的时候,切记你们有一大堆的共同点:几年之后--少则两年,多则七十年,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你们两个都变成了一堆尸骨,继则黄土一杯,随即灰飞烟灭。这一番体认让人扼腕自谦,不留任何自傲的余地。这算是消极思想吗?不是,这是个事实。为什么不敢正视它?在这个意义上,你和众生是完全平等的。
白骨观是最具威力的一个灵修法门。我们叫做先身体之死而死。深入地观想它。观想你的肉身正在分解,它没有了。接着观想所有的心智形式或思想也跟着死亡。然而你还在那里--你是的神性临在。光明且全然地觉知。凡真实的必不死,死的只是名字、形式、和幻相。
这个太啰嗦,很多修白骨观的人,修一辈子,那个形相的东西都去不掉,特别是现在修白骨观的人,不似西藏寺庙里系统的修法,白骨只是其中一个过程,很短的过程。现在汉地很多人把它高举成了一个根本的修法,这是非常误导的,就如孩子们学拼音,一年级学完能用就算了,不用到中学还一个一个字地上面加注拼音的,现在汉地修白骨观的人,很多把这高举成一种重负了
体认这个不灭的向度--你的真如本性,就是慈悲的另一面。你现在在一个深层的感觉层面,你不仅认知到自己的不朽,你也透过自己的不朽,体认了众生的不朽。在形式的层面,你们共同在生死和无常里存在。在本体的层面,你们分享着光明的永生。这就是慈悲的两个层面。那乍似对立的悲伤和喜悦感在慈悲里合而为一,然后被转化成深沉的内在和平。这是神的平安。它是人类能发展的最高贵情操,它拥有伟大的治疗和转化威力。不过我所描述的真慈悲实属罕见。对另一个存在的受苦怀有深度的同理心,的确需要高度的意识,不过这也仅代表慈悲的一个面向而已。它并不完整。真正的慈悲超越了同理心或同情心。在悲伤和喜悦--超越形相的本体喜悦、永生的喜悦--融合之前,它不会发生。
真正的慈悲超越了同理心或同情心,这段写得非常好
老王头儿:反思自己,以前所谓的慈悲带有着傲慢和居高临下,现在也只是有时加上了平等和同理心,离真正的慈悲还有距离
空辰:慈悲。同体大悲..似乎就是 水 的性啊。
空辰:慈悲带有着傲慢和居高临下 不如说 带有着傲慢和居高临下同情啊
扶风:很多人以为的慈悲,只是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施舍
老王头儿:嗯,是这样
空辰:嘻嘻 慈悲不是出好心 做好事。
扶风:以前带学生去残疾人学校,总感觉不对劲,一次终于和其中一个人混熟悉了,问她,你怎么看我们这些学生的帮助呀?她一撇嘴:切,谁要你们同情?不是老师要求来“迎接”你们,才懒得理你呢。我大吃一惊,急问,可我们都是带着真诚的爱心来的。她说:爱什么爱,我的眼早瞎了十几年了,我天天没眼也好好的,就你们一来,这个可怜我的眼,那个可怜他的腿的,我可没觉比你们少啥,你们不来我的日子快活着呢。当然,语言后加工了,但对话的意思基本是这样的。
我们这些“好人”们每去一次,就是提醒人家,你不好了 。就象我们近视的,带三十年眼睛了,都习惯了,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用不着你来告诉我带眼镜麻烦
想想我们的慈悲,真的是慈吗,还是标示自己更好更强大的一种方式
空辰:说说你对慈悲的解释。简短的
扶风:作者这里讲得非常好:体认这个不灭的向度--你的真如本性,就是慈悲的另一面
我刚才上面用身体的比喻,已经说了什么是慈悲 。佛教的用语很到位:同体大悲 因同体,而悲你所悲,故而慈
你不仅认知到自己的不朽,你也透过自己的不朽,体认了众生的不朽。在形式的层面,你们共同在生死和无常里存在。在本体的层面,你们分享着光明的永生。这就是慈悲的两个层面 。那乍似对立的悲伤和喜悦感在慈悲里合而为一,然后被转化成深沉的内在和平。这是神的平安。
空辰: 没开悟的人 似乎读不懂这个啊 比如俺
扶风:其实很好解释慈悲,做了父母的人都容易明白,看看你对你孩子的态度,不论他做对了做错了,看看这躺在怀里的肉团,他微笑也罢,撒尿也罢,你都是那么欢喜,只是不同处理而已
大慈里没有对错,大悲里没有追究。只有事发生了的处理
空辰:所以 慈悲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更做不到啊
扶风:慈悲人人都有,个个做到,不过不能时时做到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