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禅学院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精品课程

• 《希伯来圣经》-15-Donn • 《希伯来圣经》-13-Donn • 《希伯来圣经》-14Donna • 《希伯来圣经》-12Donna • 《希伯来圣经》-11Donna

活动公告

• UCCC时照学堂-国庆禅七精彩 • 东方整体身命观——论精气神与生 • 禅与生活主题研讨会(1月24日 • UCCC中美禅学院2018新年 • 18年2月9-13,20--2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吴先生
电话: 1-978-790-8888
传真: 1-800-900-9332
E-mail: us.china.chan@gmail.com
地址: 美国 康州 西哈弗市 Main 街 45号
QQ:3490578263

读书群—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 一个巴掌拍不响

来源:扶风 发布时间:2013/9/26 16:00:28
日期:2012年9月25日   喜欢读书的朋友欢迎加入读书群12549604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如果你觉得伴侣在迫害你,不管是用攻击、批评、责怪、嘲讽或其他的方式,那么请仔细地聆听伴侣对你说的话:有什么是你心里的批评家没有说过的吗?如果伴侣是拯救者,那么他/她给你的忠告,有什么不是这么多年以来你没有告诉过自己而又拒绝了的吗?而如果伴侣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你难道不觉得对方和你自己——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早已被遗忘的小时候的你——很像吗?是不是你无法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在很久以前被你埋葬,现在却反映在伴侣的身上呢?
  在所有挑战中,“受害者监牢”的三个层面都会存在。人们会扮演你戏剧三角形中的角色,这反映出由你的心智所创造的陷阱。有时候你会扮演迫害者,用理直气壮的愤怒来攻击伴侣。有时候你会分饰拯救者和迫害者两角,试着用“野蛮的爱”把你的受害者伴侣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或者你也可能扮演拯救者,尽一切力量去鼓舞你的受害者伴侣。有时候你会变成受害者,向你的拯救者伴侣求救,但伴侣突然失去了耐心,转换成迫害者的角色。还有些时候,你扮演的受害者会一面求救,一面却又拒绝接受帮助。
  如果检视一下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表达自己的方式,你就会发现,三者之间可能发生的互动情形,有数不尽的排列组合。但如果你能了解,监牢中的这三个角色都是你内心所创造出来的,那么你就能不再扮演受害者。这样你就能明白,你自己就是问题的原因——是你的灵魂往前迈进了一步,所以让现状起了大变动。然后你就可以选择,是要和灵魂合作,还是要继续玩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游戏,而让问题继续存在。】
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三者之间有数不尽的排列组合———看看我们的心,如何漂在浪尖上的。要选择要和灵魂合作,还是继续玩三者游戏——这是作者提出来的是回到空性,做脱俗的圣人,还是继续凡夫的游戏。作者不敢这样讲,西方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能成为圣人的。
昨天去宣化上人的万佛城,因为见到有印度人,大家谈起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的区别,很根本的一点,就是东方的自己成圣,西方的要把自己交出去。上面这两个选择,在中国语境下非常简单,就是你要过出世高人的生活,还是凡夫的生活。在禅的语境下就更简单了,你要空生万有自由自在,还是继续瓶鹅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地负责。
  只有当你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的时候,你才能得回选择的力量。我并不是以一个无时无刻都百分之百负责的人的身份在说这句话。不同的时刻,选择也会不同。然而,一旦我立定了意向,决定要完全为自己生活中的事负责,我就能得到平静和清明的心智,做出对每个人都好的选择。对问题百分之百地负责能让你得到力量,跳脱三角监牢,跨入自由的天地。】

不是逃脱三角监牢,跨入自由天地。这句不知是译者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来的表述就有问题。到这里,应该脱离唯识的,但文字依然很重的识性粘连
金华--默漠
 只有当你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的时候,你才能得回选择的力量。 抵抗总是很累人
广州-扶风
抵抗,只是从这个浪尖跳到那个浪尖
作者下面罗列的10个推托责任的例子,大家对一下号
【我把责任的态度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所以应该来收拾残局的是他们。
  ②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所以他们是坏人,我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③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现在,虽然受害的是我,我却必须要收拾残局。
  ④这个烂摊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实在没办法控制自己。
  ⑤这个烂摊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可以超脱这种情形。
  ⑥这真是个烂摊子。我该怎么处理呢?
  ⑦烂摊子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耸耸肩)。你要学会怎么处理。
  ⑧这个烂摊子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有能力处理它,并在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⑨这个烂摊子是我引来的。现在我可以做出对自己较好的选择。
  ⑩我创造了这个烂摊子。】

广州-湛鹰
有的好象是承担责任,怎么会是推托责任呢
广州-扶风
从推托到承担吧
广州-湛鹰
⑩我创造了这个烂摊子。⑧这个烂摊子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有能力处理它,并在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广州-扶风
10个打出字来简单,但做到,于心,是几个飞跃
广州-湛鹰
这二个是承担还是推托
广州-扶风
关于烂摊子,生活小事中我有个感悟,很多事情,我们总想把它做好,总留下一点,想把它完美的。然而一放,放下后它就一直以没收尾的形式,躺在抽屉里了。久久这些没收尾的积在一起,就成了烂摊子。我自己感觉就是,不要追求完美,只是把手头事做完它。是做完,划句号。不要想着明天再什么什么,一拖下来,现在的生活节奏,下一件事马上就来了
广州-湛鹰
放那里是负担。不要轻易承诺
广州-扶风
比如收到帐单,不要放着下次负,收到就支付了,放起来
广州-湛鹰
每日事每日完成
广州-扶风
是呀,看看手边事,哪些一放到抽屉里的,就成积压了,当时不处理,慢慢就滞留在哪了。其实也是自己的完美主义作怪

【从小我就觉得上学很无聊,除了高中时的一堂历史课之外。我们的老师韦纳先生要求我们质疑有关时事、政治、历史,以及学校的、一直被我们视为事实的所有事物。他坚持的理念是,要得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提出问题、超脱已知事物。到那时为止,我在学校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别人提供给我(有时甚至是硬塞给我),要我背下来的东西,我并没有发问的余地。然后,韦纳先生出现了,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现有的信息和知识,是不是真的?”一旦离开了“受害者的监牢”,你就能自由地体验纯真的生活,不受信念的限制。你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你必须了解真理,真理会让你自由。”】
一旦了解真相,你就拥有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呵呵,如果换成这样,会不会更有吸引力呀。这也是教下的语言,要换着宗门,就更潇洒了
【我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以“什么”或“如何”为关键词,但也可以用“谁”、“何时”或“何地”来构成问句。有一个在使用上必须特别小心谨慎的词是“为什么”。这是受害者在抱怨或表达无力感时最爱用的词,而且一个“为什么”常会引来更多的“为什么”。我并不是说这个词少用为妙,如果用纯真的心来表达,这个字跟其他的疑问词是具有相同的效果的。】
有“为什么”就是归因,把以前养成的归因习惯打破,没有什么因可以为。一切出现的,都是你的缘起。不用归因,归谁最后还是要还回给你,当下里全体。把总想找人买单的习惯打掉

【 “受害者监牢”中的陷阱虽然很复杂,要得到自由却很简单,只要有诚恳的意向就行了。让我们再多看几个陷阱的例子,并探讨选择真理所带来的,让人自由的可能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左右为难”的状况。  

  “有的人走这条路……有的人走那条路……,至于我嘛,我比较喜欢走近路!”
  ——迪斯尼《爱丽斯梦游仙境》中的胖猫
  刘易斯 卡洛尔原著】


不二家
把总想找人买单的习惯打掉

【“左右为难”的情形,发生在你必须在两个可能当中选择一个的时候。问题就在于,不管选了哪一个,你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某样重要的东西。让我举几个案主的例子来说明。
  有一个男人有一份稳定的办公室工作,但是他又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他选择艺术创作,就可以做他真正喜欢的事,但是这样,他的经济状况就没有保障了。如果他继续坐办公室,那么经济上就很有保障,但是却不能从工作中得到任何乐趣。该怎么选择呢?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放弃经济上的保障?还是选择经济上的保障,而不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位已婚妇女跟一个热情、充满了爱的男人有了外遇。她左右为难,不知道该留在丈夫身边,继续忍受不愉快的感情和性生活,还是选择在精神和肉体上都令人满足的亲密关系,却失去有老公和孩子的稳定家庭生活。】


【一个年轻人在父亲的银行上班,但他在精神上不满足,希望了解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他的困难是:如果辞职,他就能追寻他的梦想,但他的父亲会很生气。如果留下来,他就能让父亲高兴,但是他却害怕这样一来,他可能到老了都还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而后悔莫及。
  一位开餐厅的母亲,育有一儿一女,但儿女之间的感情不睦。母亲想要退休,把餐厅的生意交给两个孩子来共同管理,但他们拒绝,坚持要她在两个人当中选一个来继承事业。当然,两个人都认为母亲应该选自己。她要怎样才能选择其中一个,又不会让另一个生气愤恨呢?不管她怎么选都是输的。】

湖北-晨曦
该咋办呢
广州-扶风
左右为难,如果要你帮忙,你怎么帮助他们
湖北-晨曦
看者都左右为难了,帮不了啊
广州-扶风
为什么左右为难
湖北-晨曦
因为追求完美
广州-扶风
这些事,不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吗?要不大家把自己左右为难的事写出来看看
湖北-晨曦
我又想出去打工多赚钱钱钱,又舍不得老公和孩子
不二家
因为要一个事事如自己意的状态
湖北-晨曦
我又想减肥,又不愿意运动
广州-扶风
这只是懒,还不是左右为难。看看作者这里的分析,我觉得很人性的
【想象一下你(拯救者)和身处三角关系,夹在忠厚老实(她认为是无趣)的丈夫和热情的爱人之间的妇女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如果你已经对丈夫没有任何感觉了,那为什么不离开他呢?
  妇人:我不能这么做。我不能让我们的家庭破碎——这样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你:那你为什么不留下来,想办法挽回跟丈夫之间的感情呢?
  妇人:我已经试了好多年了,一点用都没有。他根本就不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
  你:这样听起来,你的婚姻好像是没救了。那你为什么不寻求和平的离婚方法呢?
  妇人:可是我很怕自己一个人出去闯荡——尤其现在失业率又那么高。我的新丈夫赚的钱又不够养家,我必须出去工作,可是我又没有一技之长。
  你:那你只好留下来了。
  妇人:可是我实在没办法留下来啊!他实在太无趣了……而且一点也不关心我的需求!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总是我在尽心尽力,他却什么也不做!
  你:那你还是投向你爱的男人比较好。
  妇人:但是我也不确定跟他在一起就能幸福快乐。我的意思是,我爱这个男人,我想我爱他。他是个上班族,可是他想当艺术家。如果他决定辞职,那么他要怎么养我和孩子呢?而且,我也不知道他要不要小孩。
  你:听起来你好像对这个男人也没有多少信心。也许你还是留下来,想办法维持现在的婚姻比较好。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那就离开吧。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我放弃!】

湖北-晨曦
我又想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又怕会放任自由
湖北-晨曦
放任自流
广州-湛鹰
这些对白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内心的
宁波—珊瑚
记得某婚姻砖家说过,她一万次想掐死她的老公
广州-扶风
这段是在前面的,我故意放在后面打出来

【身为一个旁观者,你可能看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案,或至少明白自己在遇到这些情形时会怎么做,但是你有没有跟身陷困境的人谈过呢?不管你给他们什么建议,他们都能找到很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个方法行不通。如果你不知不觉地采取了拯救者的角色,你很快就会充满挫折、失败感,而举双手投降,甚至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迫害者,批评左右为难的受害者太软弱、太优柔寡断。】
金华--默漠
是啊,给意见总不听,看着事情变坏,却无能为力,人家不要,那种纠结,特别的折磨人,然后就是数不尽的挫折感,失败感,无力感,最后举手投降,选择逃跑
广州-扶风
这段是希望大家反醒,问题的根源,其实。。。。依然是自己。再多的理,自己心中立定了,别人怎么说,都白搭,自己管好自己的生活,没有人需要你拯救,只有你自己
金华--默漠
那段时间真是快疯了极其的抓狂
广州-扶风
把那些向外的触须收回来,总想通过拯救与被拯救,织成一张网。疯狂地想着自己能在这织成的网里建立生命,歇下,回来,生命在你停下来的地方精彩
湖北-晨曦
安于当下
广州-扶风
收回来!开始很痛,很快会很舒服的,那种超然的自在,这是对拯救者说的,我们继续来作者对当事人的分析

【“左右为难”是不是人类自我的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呢?这是耽搁你生命的最有效的工具了,而且这种耽搁既没有益处又令人沮丧。左右为难的情形,往往会把简单的选择变成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这样当事人就会分心,而看不出这种情形所造成的真正影响。】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让这位妇女无法做出正确决定的就是她的恐惧。基本上所有的恐惧都是害怕会失去某些东西,这位妇女也是一样。她怕的是失去她所熟悉的,给她安全感和安慰的事物。她害怕对丈夫付出无条件的爱,因为这样她所熟悉的“受害者监牢”的墙壁将不再存在。她也害怕结束婚姻,并因而失去令人安心的可以预测的稳定家庭。她害怕一个人过日子,因为这样会剥夺她所认同的自我形象——即使这个形象是一个受惊的、没有安全感的、没有长处的女人。左右为难的情形会让受害者更深信自己是受害者,也让其他人都害怕在生命中有所进展。】
广州-扶风
【事实是,除了那位妇女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怎样做对她、她的家庭,以及她的情人才是最好的。答案就在她的心中,可她却听不到灵魂给她的信息,因为恐惧扰乱了她的思想。】

作者这里的解决方法还是选择,还是在好与坏中。我们跳过。当下里,接受一切,并全情地投入。比如上面的妇人,她可以勇敢地离婚与她的情人在一起,但不是指望情人能比他前夫在经济上更强。她也可以选择留在原来的家庭,假心时日,全心全意地为爱付出并享受这个家。也可以选择只是离婚,先做好、做强自己。原来的选择,都着眼于别人买单。难选是因为不知哪个的买单水平高些。而后面的选择,着眼在自己承担身上,不论哪种选择,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一旦选择,就全心而做。当你全力以付,就能心想事成。如总是找人买单,今天看似这具不错的,明天也会被你的左右为难而影响、改变到你不愿意看到的情形,沉下去,享受生活。浮在上面,找这个原因,找那个原因,只能是被生活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