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禅学院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精品课程

• 《希伯来圣经》-15-Donn • 《希伯来圣经》-13-Donn • 《希伯来圣经》-14Donna • 《希伯来圣经》-12Donna • 《希伯来圣经》-11Donna

活动公告

• UCCC时照学堂-国庆禅七精彩 • 东方整体身命观——论精气神与生 • 禅与生活主题研讨会(1月24日 • UCCC中美禅学院2018新年 • 18年2月9-13,20--2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吴先生
电话: 1-978-790-8888
传真: 1-800-900-9332
E-mail: us.china.chan@gmail.com
地址: 美国 康州 西哈弗市 Main 街 45号
QQ:3490578263

读书群—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报复

来源:扶风 发布时间:2013/9/26 15:42:29
日期:2012年9月19日

广州-扶风
今天讲报复,当人际关系出现偏差时,报复,就理所当然地以一个“我有理”“我是对的”站了出来
[“要报复就必须冷酷;而太空就是冷酷无情的地方。”□  ——《星际迷航》克林贡人的古老格言□  “在太空中,没有人会听到你的尖叫。”□  ——电影《异形》的海报]
[报复的倾向,在权力斗争刚开始的时候就会出现。你会刻意伤害对方,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在报复的时候,你会得到一种冷冰冰的快感,但这种行为很快就会让人上瘾。其中一个原因是,要超脱自己的痛苦需要很大的努力,但借着报复来转移注意力却很简单。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心里就会舒服一点。这样有什么不好吗?问题是,伤害亲近的人,会在你的痛苦之上,又添加一层罪恶感,如此雪上加霜,你就会更想要报复。如果你听过闹得不可开交终致离婚的夫妻交谈,你可能会怀疑这两个人到底有没有相爱过。为了金钱和财产的争吵,听起来虽然合乎逻辑,事实上却是企图处罚对方的报复。]
[我从儿子身上了解到,人在多小的年纪就懂得报复——那时他才三岁。虽然哈蒙在三岁小孩中算是很好相处的一个,但他在睡觉的问题上却给我们很大的麻烦——他从来不愿意乖乖上床睡觉。如果照他自己的意思,他会一直玩到凌晨。我和太太自然是要先睡了,只能提醒他睡前记得关灯。就算他愿意乖乖上床,在十二点之前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有一天晚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哈蒙在就寝时间上床。八点一到,我就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他跑出房间,我把他抱回去。他又跑出来,我又把他抱回去。到了九点半,他已经很不开心了,而我则非常疲倦。在整个过程中,我的决心都没有动摇,也一直努力保持着冷静。这一次我把他抱进房间,他就没有再跑出来了。他开始哭,而我则到客厅坐下,准备他再跑出来时,再上楼抱他回房。后来他终于不哭了,变得非常安静,应该说是太安静了。有一种安静会让父母马上产生怀疑,没经过训练的人是听不出来的。这种安静会让你不敢上床睡觉,否则早上睡醒的时候,房子或许已经整个烧掉了。我又上楼去,把他的房门打开。哈蒙躺在床上,静静地撕着壁纸。我怎么知道这算是报复呢?他的脸看起来很平静,当他抬头看我的时候,眼睛里也没有愤怒。我知道这是报复,纯粹是由于我的感觉。我感到心头一阵刺痛,那是让人想要流着泪问“你怎么能这样对我”的那种痛。我儿子一定是觉得自己输掉了权力斗争,而报复是唯一能让他捡回一点力量的方法。]
才三岁大呀,就会得权力之争了,天然烙在人的识性上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想要知道你和伴侣的互动中是否夹杂着报复,是有迹可循的。当你觉得伴侣的行为是想伤害你的感情,当你觉得伴侣的话或举动让你受到刺激、背叛或侮辱,那么很可能你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转变为报复。如果你因为伴侣的痛苦而沾沾自喜,甚至十分高兴的话,那么你就是在报复对方。你甚至会装作理性地说:“我只是想让她知道,她这样对我的时候,我有什么感觉。”“很好,我很高兴知道他受到了伤害,这样下次他就会注意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明白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是他先伤害我的啊。”我们会这样对自己说,因为我们知道报复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又不想让自己当坏人。于是我们就把自己的行为理性化,让我们看起来像是好人在惩罚坏人。]
人不论做出什么,一定认为自己是对的。站在对上,只是自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掩耳盗铃的理由

[在亲密关系中,察觉报复的迹象并选择改变,是很重要的。思考一下你和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原因,你就会了解,你的目的并不是要伤害任何人。争吵是谁“开的头”并不重要,因为这并不是任何人的错。会争吵是因为你内心的创痛需要治疗。如果痛苦浮现,你却选择让自己痛上加痛的话,那么你已经失去了方向,需要重新思考你在亲密关系中的目标。如果现在你面对痛苦的方式,还是和三岁的时候一样,那么你就无法成长。你将一辈子在自我防卫中度过,无法信任别人,而且各种微妙形式的报复,将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要记得,报复是一把双刃剑,施加报复的人和被报复的对象,受到的伤害是一样深的。而且,选择报复虽然很容易,却并不是阻力最少的途径。事实上,这是阻力最大的一条路。报复让你难以体验真爱。如果你选择报复,最后一定会走上自我放逐的死路,这也就是结婚誓词从“我愿意”变成“不必麻烦了”的时刻。]
各种微妙形式的报复……我们天生就是高手
[比较聪明的方法是,检查一下亲密关系中,你有没有在哪些地方去刻意(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伤害伴侣。晚回家又不打电话,跟尖酸批评或恶言相向一样算是报复的行为。你必须了解自己在报复时用了什么作为武器,并且让伴侣知道。问问对方哪些话或行为会让他/她真正受到伤害,然后保证以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注意与负责。放下武器,选择和睦相处吧!神说:“报复是我的权利。”也就是说,它不是你的权利。]□
我们都深知什么言行能最伤到对方
[ 赢在心态上
  “如果你想一窥自己的宿命,只要看看你的心态就可以知道了。”
  ——克里斯多福。孟]
[我想要再一次回顾痛苦这个问题,来作为本章的结束。我在亲密关系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就是你非常有必要用全新的心态来面对亲密关系中浮现的痛苦。除了小时候受到的创伤以外,我发现自己心中还有更深一层的痛——生而为人的痛。这种痛似乎是由孤独感衍生而来的。许多人都有过孤独的感觉,不管身边有多少朋友和深爱的人都一样。就算情绪最稳定的那些人,也会有寂寞、无助、绝望、嫉妒和空虚(这些不过是区区几个例子)的时候。我把这种伤痛叫做“身为人类的痛”,稍后会详加讨论。现在我要说的是,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获益,我们必须以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痛苦。记住下面这句话,或许会有些帮助:痛苦虽不能避免,要不要受苦却可以选择。]
广州-湛鹰
和老公吵架,恨不得一句话就就把他骂死。要让他跟我一样痛苦
广州-扶风
扎吧,扎吧,拿起最利的武器,向着你的镜子狠刺过去
广州-湛鹰
这段时间好象不那么在意了,转移注意力了
广州-扶风
你的快感,不再在哪里停留了,如烟瘾,现在开始有点脱离了
金华--默漠
看见他痛苦,我冷冷的笑了
广州-扶风
不过是习惯性的反应模式
广州-湛鹰
情绪会来,但一会儿就风平浪静了,情绪好象潜伏在身体内,会这样吗
广州-扶风
默漠,自己静静地把这本书再看看,是的:七情六欲在身体上都有位置,
金华--默漠
现在好了,不去报复了,
广州-扶风
原来的情绪都记在身体里
广州-湛鹰
是不是到死都不会离开这个情绪
广州-扶风
这就叫轮回
金华--默漠
嗯这个体会到了
广州-扶风
所以修行到最后,有个叫“化结”
金华--默漠
什么痛苦难受喜怒哀乐自己都有,事情只是导火索而已,那怎么把这个情绪拿出来释放出去呢
广州-扶风
消融 色身时,要化掉原来的情绪留在身体上的印记,这个你问你师父去
金华--默漠
特别是当外在的刺激到来时更能体会情绪都在自己这里
天空
我最近戒烟了
金华--默漠
我的负面情绪异常的强大
广州-扶风
中医太伟大了,真的是情绪至病呀
广州-湛鹰
有点象自然界的龙卷风,来势汹汹,所到之处一遍狼籍
金华--默漠
中医要我,不吃药,把郁结的情绪打开
广州-扶风
默是习惯了向外冲了,停下,向内,看看内里的千疮百孔,把它们补起来吧
金华--默漠
看见扶风这句话哭了

广州-扶风
好好爱爱自己,让她长大,没关系,只是没学会而已,很简单的事情
[逃避痛苦、不愿面对的倾向,只会延长我们所受的考验与苦难。许多人在面对痛苦时都倾向于逃避、挣扎、发怒或反应过度,因而使痛苦加剧。看看我们在面对令人不快的状况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可能会尝试抽离自己的情绪;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让双方都不受伤但也不满意;责怪别人并要求他们改善;或干脆祈祷问题会自己消失。也有些人可能会用怒气来麻痹自己内心的痛苦,幻想痛苦会就此消失,不再浮现。]

[但是,就像我盘子里的胡萝卜不会自己消失一样,由我们的不完美而产生的痛苦也不会自动消失。许多宗教和哲学都对痛苦作出解释,并提出让我们脱离苦海的方法。我研究过许多教人面对痛苦的方式,没有一种会鼓励我们逃避、攻击痛苦,或放纵自己。相反的,每种方式都教我们用平静、富有同情心且不伤人的方式来面对。我知道对许多人来说,要实行并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位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失明且听力下降的老人即将过一百一十岁的生日,有人问他活到这么老有什么感觉?他诚恳地回答:“很好啊!我还没有死,这样算不错了。”]
金华--默漠
收的挺自在的,活的挺自在的

广州-扶风
[那些胡萝卜对我来说难以下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明知无法逃避还要挣扎,不愿把它吃掉,也不算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只会让我的痛苦有增无减。一路走来,我了解到跟妻子争吵、证明她是错的,或企图控制她的行为只会阻碍痛苦的浮现,自然也就无法用爱来疗伤。如果能坦然面对痛苦而不抗拒,那么痛苦就会转变为一份礼物,让我们更有自信,更相信自己,更坚强,更快乐,更接近自己的灵魂,更了解彼此,等等。总而言之,若能坦然面对,益处是数不尽的。我们都知道如果不能接受并坦诚面对痛苦,我们就必然要受苦。但若能用勇敢的、灵魂所启发的方式来响应,我们就能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灵魂关系的自由。]
停!离心难觅道,回头是岸,看看我们这些成语,是多么到位呀: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我们小时候所受的痛苦,大都由于需求不足。孩提时代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感觉自己有重要性。有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造成的痛苦非常深重,让我们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好像会死掉,或受到重大的伤害。□  .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心碎,我们会采取非常手段,也就是把没有满足我们需求的人(“伤害”我们的人)拒于千里之外。我们把痛苦丢进地下室——也就是潜意识里。]□

[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当初造成创伤的人、事、时、地以及原因,往往存有错误的记忆。人类的心智似乎有自我保护的机制,让我们不会再一次感受过去的创痛。保护自己的两个方法是:麻醉自己和遗忘。我们把痛苦深埋在潜意识里,然后把发生过的事忘记。往往创伤愈深,我们“健忘”的倾向就愈严重。
不管我们受到多重的责打,身体所受的痛总是比不上心里的痛。感觉自己不被爱是最伤人的,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让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潜力——开创快乐的、自我实现未来的潜力。]
[.把生命中重要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会让我们对每个人都保持距离。但我们还是会有需求,还是希望有人能满足我们,于是我们相信,想要得到满足,只能用强迫别人的方式,因而想出许多操纵别人行为的方法。这些操纵人的手段衍生自沮丧的心,而不是出自于爱或灵性,所以这样的行为是被误导的偏差行为——即使我们如此做是为了得到爱。]
湖北-晨曦
这些操纵人的手段衍生自沮丧的心,而不是出自于爱或灵性,所以这样的行为是被误导的偏差行为——即使我们如此做是为了得到爱。]
金华--默漠
好可怜,的
广州-扶风
[珍。尼尔森指出四种主要的偏差行为是: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我也要伤害你。)
——自我放弃(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括号中的字是我加上去的。]  

[总有一天,我们会选择一个亲近的对象,这个人可能是密友、情人,或伙伴;我们希望这样就能让存在已久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会重施故技,采用小时候做出的偏差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偏差行为会变得复杂,但结果却是不变的:我们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而曾经感受到的不被爱的伤痛又开始浮现。这样的互动,往往会让双方都产生错误的观感——两个人都认为对方的行为造成了自己的不快。妻子可能会经常忘记丈夫不喜欢她的某一种香水,而继续使用它;丈夫可能会把袜子和内裤到处乱丢,因而造成妻子的不便。两个人都认为对方的行为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于是争吵不休。他们都不了解,其实对方的行为只是让自己的旧痛浮现的催化剂。]
广州-扶风
[当旧痛浮现,我们又会像从前一样,想把伴侣拒于千里之外。我们会展开权力斗争,使自己和对方保持距离。权力斗争在这时具有多重功能:
  ①我们企图控制对方的行为,因为我们认为那是造成我们痛苦的真正原因。
  ②我们会采取跟对方相反的立场,让两人保持安全距离,这样一来,就不会感到痛苦。
  ③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因而觉得握有力量。
  ④分散双方的注意力,让两人都不必面对痛苦、沮丧的真正原因。]
[.在所有权力斗争中,其实在内心里,双方都感受到同样的痛。但两人采取了对立的立场,于是正方似乎对什么事都没有感觉,而反方则是对每件事都反应过度。两个人都不会感受到真正事关重大的痛苦,或是痛苦之下隐藏着的爱。]
[权力斗争一开始总是伪装得很好,看起来就像是人际关系中遇到的一个状况似的。但在这表面下,隐藏着什么呢?
  他们其实可以做出新的选择——只要他们能对自己的痛苦负责,不怪罪对方,表达自己的痛,让它浮上台面,他们就可以选择爱自己。痛苦一旦浮上了台面,两人就可以选择平静地去体验它,用爱来支持彼此,一起度过。要做到这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和对方沟通]
[能帮助你做出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如下:
  ①我想要什么?
  ②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③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④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⑤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⑥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⑦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⑧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广州-扶风
[以下是我个人对“权力斗争”和“沟通”的观察心得:□  ——不管自己和伴侣的行为让我有什么样的感觉,只要能为这些感觉负全责,我就创造了我们之间互相支持的可能性。如果我这样对伴侣说:“你昨晚很晚才回来,让我很不爽!”那就表示我不了解心中痛苦的由来。我认为是她造成我的不快,于是把我的快乐变成了她的责任。可笑的是,我认为让她当做错事的坏人,就能让我理直气壮,觉得自己握有力量。可是相对地,如果我把自己当作她所作所为的受害者,我又放弃了多少力量呢?坚持她是错的而我是对的,也许能让我得到虚浮的力量感,但我一定不会快乐。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对她这样说:“你昨天晚归,让我察觉到了内心的痛苦。我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没有人爱我。但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发现在内心里我是多么没有安全感。”如果我说这话的时候是诚心诚意的,而不是在做被动式的攻击,那么对方就不需要为了自卫而在我们之间筑起高高的城墙。事实上,我这样做可以让她摆脱晚归的罪恶感,而开始表达她的感觉。在沟通的时候,如果我一直坚持自己是对的,争吵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如果你发现自己和伴侣争论不休,无法解决,那么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坚持自己在某件事上是对的。(**)当你发现了自己坚持的是什么以后,再问问自己,你比较希望自己在这件事上是对的,还是比较希望自己能够快乐。如果你坚持要当对的一方,争吵就永远没办法结束。]□


[——如果互相指责在权力斗争中占有很大分量,那我就绝不能一直坚持自己是对的。我往往会坚持伴侣是错的,从而掩饰自己的错。我会顽固地想当对的一方,有一个原因是恐惧——害怕承认自己错的话,受到处罚,而且永远得不到原谅。另一个原因是我的愚蠢的自尊,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我承认自己是错的,就没办法控制局势的发展;但是这些理由都不能使我快乐,而只会让我把自己封闭起来,离伴侣远远的,让自己处在孤立、自卫的状态之中。]

如果我承认自己是错的,就没办法控制局势……还是想在海里抓紧浮萍

[如果能在亲密关系中,采取百分之百的负责态度,我就能轻易地找到较成熟的解决方式。沟通是不能用一人做一半的方式来进行的。如果我认为我做我这一半,伴侣也得做她那一半,两人才能沟通的话,那么我就是对她有所期望,也就是再一次把我的快乐当作她的责任。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谈过,期望会导致失望以及愤恨,这会让权力斗争更加恶化。在心中我清楚地知道,我已经有了百分之百的完整答案。如果我相信自己的答案,我的心就会告诉我该说些什么,该如何聆听。决心只有一种,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决心。百分之五十的决心是不算数的。]
[——有时候,沟通中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诚心道歉。如果你能承认曾经犯下的错误,就能省下一大半的力气,有自己时候甚至可以让冲突马上结束。承认自己有错,具有神奇的疗效。把自己摆在需要人原谅的处境里,对你来说可能是种全新的体验。但是有很多人把犯错和做坏事画上等号。你脑子里的完美主义也许会经常批评你把晚餐烧焦了,或把木材锯得太短。这些原本很小的错误,却被看作不可原谅的罪行。这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罪恶感让我们不肯原谅错误——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伴侣的错误!如果你肯坦然承认错误,那么罪恶感就能转变为同情心,让你体验到真正的宽恕。]

我选 一些来贴吧,还是那句,这种应对 问题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看似很聪明,很有效,实是瓶鹅,总还在里面转,而且,禅人在这里,明白后,一个离。脱得情绪,要怎样解决,是千人千样,绝对不应再有一个固定模式的,所以我不喜欢在指出问题后,再把问题又一个一个地列出来解决,这就又让人绕回来了,如昨天是谁说的,原来总跟老公对着干,昨天看老公骂的样子就笑,笑得真诚,让老公奇怪了,问清原因后,两人一快笑了,多好,这不就解决了吗?还需要一注意,二道歉,三什么什么的,这不裹脚布了嘛。你不住了,你跳出了,办法大把大把的,因为它们不叫办法了,只是你真诚开放的心,它能让事态奇迹般地转化,不是一二三道理所能左右的,这就是禅宗瓶鹅公案里,鹅不再受瓶困的方法。

[所有的人在尝试有效沟通的时候,都像小孩子一样,得从头学起,尽力而为,从错误中学习。一开始的尝试可能会错误百出,但即使失败的尝试也能多多少少得到正面的效果,让我们能保持希望和乐观,继续努力下去。有时候我们很诚心地完全照着纲要做了,却发现事情一点改变也没有。在这样的时刻,牢记一开始的意向是很有益处的。然后,我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把什么事都看得比完美的解决还来得重要。换句话说,比起解决问题然后享受和谐的亲密关系,是不是有什么是我更想要的?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想承受难忍的痛苦?想要报复?还是害怕与人亲近?如果我真的想知道,我的心就会让我明白自己执着的是什么,然后我就能做出选择,把爱摆在这些执着之上,并在沟通中,和我的伴侣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