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群—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第三章《幻灭》 |
来源:扶风 发布时间:2013/9/26 13:25:01 |
日期:2012年9月8日 喜欢读书的朋友们欢迎加入读书群125496043,每月一小书,全年研读《坛经》。由中美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山大学佛学研究院研究院扶风老师主讲。欢迎大家加入读书群。
[第三章 幻灭 “我是与一个幻觉结婚,药效退了之后,我觉得他糟透了。”——取自笔者与一位案主的会谈]
[随着愤恨的到来,你就进入了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1。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西部电影和电视节目。我会幻想自己是个牛仔,头戴白帽,帮助小镇居民赶走坏人。这类节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西部小镇风光——旅店、沙龙、杂货店,还有让我——不,我是说让英雄存放马匹的马厩。我喜欢建筑物上粉刷得干净均匀的油漆,还有居民们美丽的衣服,当然啦,永远脏兮兮的醉汉是不包括在内的。我也喜欢酒吧里打架的场面,英雄就算脸被揍了三十几拳,帽子还是好好地戴在头上不会掉下来,当然脸上更不会有任何伤痕。]
[在看到真正的西部小镇和居民的照片之后,我的梦想完全破灭。白色的帽子到了那种地方绝不可能还是白色。早期的西部小镇大都是脏兮兮的地方,房子都是草草搭建的木屋或帐篷。油漆就更别想了,墙上如果用白油漆随便刷了两下就算不错了。那小镇的居民呢?服装华丽这个形容词,大概不太可能用在他们身上。他们看起来都像是我不喜欢的西部片中的醉汉。到现在我还记得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扯碎的感觉。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相当不开心。]
广州-扶风:在房地产行业,有一句至理名言:期房永远比现房好卖。哈哈,想想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心态是不是也这样?
湛鹰:是的,今天看房就是这样的心态
广州-扶风:期房吧,人家给你两张图,用一些美丽的辞藻描绘一番,你那个心里美呀。内心里已飞出十年,想象着你在那端着香茶,看着远处的群山,孩子在身边安静地学习,老公在温暖的房间里上网。而现房呢?走进去,看看四边窗外哪个有尖角对着?看看开关哪个不合手边?看看门门哪个有对冲。。。。。看半天,挑剔半天,就一个:不好。婚姻也一样,走进去前,想着两个人相依相伴一生,一起在夕阳下漫步,一起在晨起里相偎,一起看电视,一起做家务,当然,一般人走进去的一年半年,还是很美好的。但,慢慢地,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的人,各自的特性就不肯再屈居人下了。“反正我的习惯都是对的,正确的,你看我有那么多的道理可以证明。你的要改,都是不良习惯”(备注:这是潜台词)。反正双方,而且基本是女方持这种观点的要强些,其实我们学习婚姻关系,最主要的不是爱情关系,更是日常柴米油盐下的日子里,相处的心态。所以这本书也说,你学好了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也会改变。这与前一本我们讲的尼采一样,都是要你把高高的心态放下来。以一个现实的态度,去接纳生活。只是亲密关系,是我们倾注了太多情感与寄托的地方
[幻灭这个词,往往给人负面的印象,让人联想到愤怒、绝望,甚至背叛等感觉。事实上,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再被错觉所迷惑。这其实是件好事2。人类是尊重并渴求真相的。如果无法赶走错觉,就看不到真相,那我们就像是被禁固的囚徒,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平静与满足。亲密关系能够驱散我们对爱的错觉。这个过程的开始,是在我们感到失望,并觉得自己似乎错了的时候。或许,我们身旁的这个人并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一开始我们也许会觉得选错了伴侣,而再度开始寻觅。但是,只要有期望,就有失望。最后,就连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3,也会明白我们快乐的源泉并不在别人身上。我个人相信,幻灭是灵魂给我的礼物,让我能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
广州-扶风:幻灭是灵魂给我的礼物,让我能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醒醒吧
[然而,幻灭的过程可能需时甚久,就像从一砖一瓦开始拆除一座大教堂一样。在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伴侣的改造计划又全都不起作用的时候幻灭就到来了。这时,我们就会做出一些“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是恶魔逼我这么做的!”——佚名
[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书《正面教育》中说,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尼尔森说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她指出了四种主要的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自我放逐(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括号中的字是我加上去的。前两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两大需求,而后两种则是孩子在觉得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时,被深刻的沮丧痛苦驱使而做出的毁灭性(通常是自毁)行为。
广州-扶风:这本书不错的,如果这里爸妈们多的,可以考虑读一下。也叫《正面管教》,其实在教孩子的时候,不正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时候吗?为我们的过去疗伤
[既然成人的亲密关系往往能让旧伤复发,你将会发现,你以为自己已不再做的这些小时候的5行为,其实依然跟着你,只不过是换上了较复杂的形式罢了。当你因为欲求不满而愤恨时,你会重新感受小时候的你在同样情况下所感到的沮丧。这也会让你做出和小时候相同的偏差行为。偏差行为的目的往往是要控制伴侣,并借此避免梦想幻灭。如果对方不愿意主动满足我们,那我们可以耍点小伎俩来诱使他们这么做。如果前两项行为不奏效,你至少还可以用报复的手段来扳回一城。如果这样仍然不行的话,你还有最后一招,就是干脆放弃,把自己缩进冷漠忧郁的壳里。你可能仍会不满,但至少不必感受真正的痛苦。]
广州-扶风:(1)控制他/她,(2)使点儿小手段,(3)报复,(4)拉倒。如果你到现在,还一门心思地想着改变对方,想着:我怎么那么倒霉,遇着这么一个角色?那嘻嘻,你还是,快醒醒吧!!!
[如果你从偏差行为的角度来观察一对如何企图控制对方的夫妻6,你就会发现罗伊?哈柏(Roy Harper)说得一点也没错:“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但只要我们仍被错觉所迷惑,我们就会用大人的逻辑和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自圆其说——当然是在我们有勇气去检视自身行为的前提之下!为了吸引伴侣的注意,我们会继续这样的偏差行为。我们可能会装作可爱、亲切、有能力、坚强、有趣、聪慧、有耐心、勇敢、害怕、脆弱(当然是那种很可爱又性感的脆弱)、心不在焉、有深度、酷、辣等。吸引伴侣注意力的方法太多了,而且每天都还会想出新花样。]
广州-扶风:只要你的心向外的,一切都会徒劳。真的,我们这里不少人,亲身证明了这个非常简单的事实:一但向内修复自己,一切都会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
[然而,没有一种吸引注意力的法子能够一直不被识破。你的伴侣早晚会厌烦,而且感觉到这种行为背后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毕竟,如果对方每天都看到同样的举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而不再注意了。当你发现自己不再被注意或赞赏,你会变得更加沮丧。很快你就会开始做出第二种偏差行为——权力斗争。]
广州-扶风:看到这段文字,头脑里的影响,就是两朵浪花,高举着自己,去拥吻对方,亲们,想想现实中,自己的心态,是否这朵高举的浪花?自己都举得如此无依,还如何去要求对方也一样坚固?两个如此无根的漂物,如何去建筑承受你们的生命?想到人鱼公主(又名:悬崖上的金鱼姬)里,波妞在浪花上奔跑的样子。哈哈,我们自己,不正是那样吗?可人家是人鱼公主,人家是海里的宝贝。我们却是旱鸭子,能坚持多久?下来!觉得自己婚姻有问题的人,去看看这部片,再把那一章的《道德经》给我背下来了
[权力斗争
“当人们开始争吵时,地狱便敞开欢迎之门。”——克里斯多福?孟
[我用“权力斗争”这个词来形容双方都很努力地让自己看起来有力量,而突显自己的重要性的做法。但当亲密关系继续发展下去,权力斗争就不仅仅是这样了。随着沮丧感愈来愈重,权力斗争慢慢演变成双方争夺亲密关系主控权的战斗,双方都努力地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话语和行为。]
广州-扶风:亲密关系主控权:一个道德的高位。人,总要站在高位。想想波姬的浪尖
[伴侣的一些小怪癖,你以前觉得很可爱,现在却显得很恼人,而且常常成为争吵的主因7。他奇大无比的笑声曾经是那么新奇有趣,现在却让你脊柱发麻。她说的故事曾经是那么扣人心弦,现在却让你无聊得想要尖叫。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已经开始让彼此心烦。这个时候,你似乎只有以下几种选择:一、用蛮力或恐吓强迫伴侣改变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穿衣风格、头发长度等;二、学习圣人般的忍耐力;三、甩掉现任情人另觅新欢。大多数人,不管原因为何,都选择一,于是权力斗争就此展开。]
广州-扶风:我的姨父是一个老好人,可,五十多岁就肺癌去了。忍耐的人,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损耗呀!正在改变对方的人,也恭喜你,因为你的心里,依然有爱,
[我们常常以为,权力斗争的方式不外乎是大吵大闹、互砸东西或拳脚相向。但事实上,权力斗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面貌,包括冷战、避不见面、冷嘲热讽,或单单是互给白眼。一对我认识的夫妻如果在吵架,我一进他们家门马上就会知道,因为整个房子静得像座教堂,而且带着恐怖片高潮的那种张力。但是,我这两位朋友却对彼此极为有礼,不让藏在这种假象之下的核子大战爆发出来。而我认识的另一对夫妻,在吵架时却会大吼大叫直至声嘶力竭,即使两人的脸相距只有几寸,也丝毫不减音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权力斗争还有无数的形式,而不管哪一种形式,对亲密关系的危害都是一样的,但也都蕴涵着让人发现真爱的可能性。]
[爱情一开始的魔力一旦消失了,也就是你必须面对幻灭的时刻。吵架只是为了不去面对幻想背后的事实。但如果厌烦了假装一切都在控制之下,你不妨偷看一下幻想帘幕背后的东西。躲在幕后的是什么呢?除了起初的沮丧感之外,你也会看到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广州-扶风:期房交吉了,入住了,美好的画面开始变成现实的时间流中的星星点点.禅宗讲当下。人想象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定格的画面。但生活,却是流动的,如水流,一分一秒流动下,带出一个又一个的经历.想象只能是单个的时间点或段,当下,却是流动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点。任何特定的点,都会过去。禅宗说当下,就是要你,学会在流动中不住,在流动中欣赏生之美。这也是我们推广《道德经》的原因。整部《道德经》就两个字:流动。章章都在讲:不住。所以时照禅师把它叫作:中国禅-道德经
[胡萝卜、西瓜与痛苦
[一旦展开权力斗争,伴侣之间的改变往往令人惊讶。亲密关系刚开始的时候,两人春风满面、笑容可掬,当他们凝视对方的时候,眼神总是充满爱意。一旦梦想开始幻灭,微笑就变成了皱眉,眼中的爱意也转变为怒火,甚至恨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我们把伴侣当作大敌般看待?让我来解释这种不愉快转变的原因。]
[许多我认识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小时候被强迫吃不喜欢的食物的负面回忆。以我来说,最讨厌的食物是煮过的胡萝卜。我的父母很少买新鲜蔬菜,所以我吃到的蔬菜都是罐头的。我父母把这些原本就煮得过熟、装了罐的蔬菜买回来后,还会把它们倒进锅里再煮一次!在我家里有一项规定,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全吃完才准下桌,而且我父母拥有令人赞叹的决心,他们总会亲自监督,确定大家都遵守这条规定]
[有好几年的时间,每个星期总有一晚,我会瞪着盘子里恶心的橘红色块状物,心想这种东西一定是用来让小孩子呕吐的,要不然,至少也会杀死好几千个脑细胞或损害其他重要的器官。我想尽千方百计,就是不愿意把胡萝卜吃进肚子里!我想过屏住呼吸,把胡萝卜塞进嘴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溜进厕所,把它吐到马桶里。我试过把胡萝卜喂给小狗吃。我也试过趁我父母走开或不注意的时候,把胡萝卜偷偷倒在我腿上事先预备好的纸巾里。我甚至还试过把盘里的胡萝卜分散开来,装作我已吃完,只剩一些残渣。但是我这些计谋,几乎从来没有成功过。我通常都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被逮个正着,然后就只好别无选择地把胡萝卜吃掉。原本就湿湿软软又难吃的胡萝卜,被我这么一弄,更是变得又冷又糊,实在难以下咽。]
[有一天,事情有了小小的改变。那天晚上,一如往常,在拖拖拉拉一个多小时之后,我终于很勉强地把最后一块过熟的胡萝卜吞进了肚子里,吃完后我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胡萝卜没有再出现在我盘里。然后,我母亲拿了很大一块巧克力蛋糕摆在我面前。那块蛋糕味道很浓,上面覆有一层巧克力糖衣,而且大约有一磅重。这样的甜点在我家简直像黄金一样稀有。这时,我母亲说了一句小孩子最爱听的话:“如果不够的话,后面还有很多。”第一块我不用两分钟就吃完了,第二块也是如此。我父母都看傻了,父亲笑了笑问我说:“你吃胡萝卜为什么不能这么快呢?”我当然可以回答,但我没有笨到把答案说出口:“老爸,我可没有看过你把不爱吃的食物放进自己的盘子里!]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之前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尽管不愉快的经验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仍会挣扎着去闪躲或拖延。就像我,宁愿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坐好几个小时,幻想着盘子里的胡萝卜会奇迹般地消失,也不愿面对可怕的现实,把那恶心的橘色玩意儿放进嘴里。]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采用相同的原则。和伴侣展开权力斗争,就是为了避免或拖延自己心中浮现的不愉快。这种痛苦的根源究竟为何?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必须再回到幼时需求这个问题上。在第一章中我曾提到,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若是这两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会很痛苦,甚至严重到心碎的程度。为了把自己从伤痛中拯救出来,我们必须远离造成痛苦的人或事。“妈妈不重视我,我好伤心,我要把痛苦赶走,让它消失!”在远离痛苦的同时,我们也远离了造成痛苦的根源,在上面的例子中,痛苦的根源是母亲。事情后来就变成了这样:我们既沮丧,又远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绝望地试着把心碎赶走。]
广州-扶风:如果与伴侣关系不好的人,是否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也不好呢?不如反问一下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六十亿人,而我都不能处理好最亲近的人的关系,难道真是换一个就好了吗?我就可以处理好其它的关系吗?
[但是痛苦并不会消失,如果我们不好好处理,痛苦永远也不会消失。在较早的几段亲密关系中,我最不能了解的是:伴侣只让我发觉到痛苦的存在。其实痛苦存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只不过我不愿去感受。让我惊讶的是,我一直在否认痛苦的存在,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在这么做。要在旧痛一浮现时就立即发现,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若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不把自己心爱的人推开,则需要更超凡的能力。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注意:在分享过一段特别亲密的时光之后,情侣们往往最容易吵架。当两人觉得特别亲近,一切都特别美好,幽默感和温柔也比平时要多的时候,好像这些亲密时刻经历到的爱,让我们有力量去不自觉地唤醒过去的伤痛,好让它们现在得到当时无法得到的爱的关注。但是,想要疗伤的企图却往往导致激烈争执或变成亲密关系危机的导因。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我曾认为自己和女友会争吵的原因分为以下四种:]
广州-扶风:亲密时刻经历到的爱,能唤醒过去的伤痛。因为爱里,没有对立,全体里最能疗伤,因为能融,你需要的,只是打开它。而凡夫不会,打开的过程,就成了伤害对方的过程
所以,再广告一下,来时照北京站闭关吧,能让你学会正视自己,学会处理关系,学会积极人生。打开,释放,消融
湛鹰:所有的痛和模式都是来自童年,渴求爱
广州-扶风:童年只占了你十多年,你都多大了,还不肯长大?
湛鹰:我长大了
广州-扶风: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要推向父母身上,你足够大了。凡夫不会消融,打开的过程中,成了针尖对麦芒
湛鹰:所有发生的事都是用来发现自我,修正自我的。
广州-扶风:记住,不要责备。只是发现,然后一笑,然后融掉它
[和女友会争吵的原因分为以下四种:
解释一:我们的争吵是你起的头。并不是我想吵架,是你侵犯我的领域,我只是保护自己罢了。
解释二:我们这次吵架,看起来好像是我起头的,但我只不过是指出你做得不好的地方,又顺带提到你还有别的行为也需要改进——比如你来月经时的举止。你就是不能接受有建设性的忠告,还把它当作是批评。跟你比起来,我的态度已经够好了。
解释三:我们会吵架,是因为你明明是错的,却又打死也不承认我才是对的。那我只好发脾气了,不然你不会明白自己是错的。
广州-扶风:反正“我”总是有理的。读过尼采了,亲们,别让自己站在理上。推高了自我,亏了生命呀。别做这种傻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不了解,和伴侣吵架只是为了不去感受旧痛。我的伴侣所做的,仅仅是让这些旧痛浮上我的意识表层而已。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所说和所做的,也可能在朋友和伴侣身上造成同样的效应。要记得,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不要忘了伤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于是,当你打算正视争执背后的问题时,会有一个劝阻的声音响起,告诉你将要面对的伤痛是你承受不了的。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广州-扶风: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生气,又让你鼓起来了,可以做一下子的搏击。而承受心碎,却是扎破气球。没有禅的底子,凡夫受不了的。所以有说:学佛是大丈夫事
[我以前有一个房东,他告诉我,他长大的地方,就在我即将搬去的那一区。他说,在他小时候,那里是农田,他爸爸就在田里种西瓜。他张开手臂,很夸张地对我描述,那些西瓜大概有四英尺长。过了一会儿我才想到,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就算一个普通的西瓜看起来也像是庞然大物。随着年龄增长,他记忆中的西瓜也跟着长大]
广州-扶风:我孩子很怕狗,因为小时候,我送了一只大丹给朋友,经常去看它。每次去它都高兴得不得了,孩子五六岁,个头比那大狗站着的头还要低,狗是俯视他的。他也知道狗喜欢它,不会咬它,可那东西实在太大,有一次,那狗高兴起来,硬是把我推到, 我抱着孩子啦,然后骑在孩子身上猛舔,那舌头,一下就盖了孩子半张脸。我司机赶紧过来把孩子抱起来,再高举起来。可人家,轻轻的一搭,还是继续舔,把孩子吓得呀,却把我们都笑肚子痛了,后来朋友叫我,顿下身来,用孩子的角度去看看,天呀,这东西,不就是马吗?一直到现在,孩子对狗的那种又喜欢又害怕的心情,保留到现在。现在长成大个子了,看到狗,还是要躲在什么东西的后面去摸一下它。我孩子也不完全是怕,那狗很可爱,他完全知道它不会伤害它,但实再是太巨大了。所以那种混合着爱与怕的感觉,烙下了,到现在,也改不掉。
[你也可以用相同的逻辑来看待儿时的创伤。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创伤可能让我们觉得难以承受。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或许已拥有从不同的角度来面对它的能力。也许,现在痛苦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难以承受了。用较成熟、理性的态度来处理权力斗争,不只能让你面对过去的伤痛,也能让你不再受其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也就是自我局限的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