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禅学院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精品课程

• 《希伯来圣经》-15-Donn • 《希伯来圣经》-13-Donn • 《希伯来圣经》-14Donna • 《希伯来圣经》-12Donna • 《希伯来圣经》-11Donna

活动公告

• UCCC时照学堂-国庆禅七精彩 • 东方整体身命观——论精气神与生 • 禅与生活主题研讨会(1月24日 • UCCC中美禅学院2018新年 • 18年2月9-13,20--2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吴先生
电话: 1-978-790-8888
传真: 1-800-900-9332
E-mail: us.china.chan@gmail.com
地址: 美国 康州 西哈弗市 Main 街 45号
QQ:3490578263

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读书群聊:月晕现象(假性光晕 )

来源:扶风 发布时间:2013/9/26 12:51:16
日期:2012年9月5日

月晕现象(假性光晕)
“闪闪发光物,并非尽黄金。” ——格言

广州-扶风 [我用“月晕现象”这个词来代表不实的光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月光就是如此,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许多电影巨星受无数影迷仰慕,而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凡人,不过是象征人类宏伟、强大或美好的一面罢了。这些影星的私生活,其实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许多问题,但影迷们被绚丽的光彩所迷惑,看不到这个事实,几乎把明星当神一样来崇拜。体育明星、政治人物及所谓的“皇室贵族”也是如此。即使无数的丑闻让盲目崇拜的问题暴露出来,也不能改变人们崇拜偶像的倾向。当踏上情感之旅时,我们也会看到“月晕现象”。]

[情感之旅   “坠入情网的,谁不是一见钟情?” ——克里斯托弗。马洛]

[让我们先来看看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这是个让人满心温暖的阶段。不管被灼伤过多少次,我们仍然被热情的火焰所吸引。这是人类七情六欲中最强的感情,我们心甘情愿为爱盲目,被热吞噬,从童稚的少年到迟暮的老年,每个人都向往在遇到一生真爱时的那种心动感觉。我们是如此深信爱情的力量,以至于两个“找到彼此”的人的邂逅,成了无数著作与电影的灵感。在小说主角之外的真实人生中,有些人确实能找到真命天子,且努力维持住初识时的热情之火。其他的人呢,纯粹是为恋爱而恋爱,一生中不断寻找能让我们热情不灭的特殊人物,而当热情熄灭时便转而寻找下一个可能目标]不断寻找能让我们热情不灭的。。东西我们要找的,只是让热情不灭,是甲是乙这个不是关键

[亲密关系的过程,一开始是互相吸引,然后一步步发展出浪漫的火花。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在梦想幻灭之后,人会开始怀疑亲密关系的真正价值。满怀的希望如果落空,一个人很可能妄下结论,认为亲密关系都不会有好结果。再往下读几页,你可能也会觉得我的目的是要证明亲密关系都注定要失败,但请你继续读下去。我相信恐惧与无知是造成所谓的“亲密关系失败”的两大原因。越了解隐藏的陷阱,我们就越不会被无知所控制,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恐惧的了。只要明白了情感的倾向,亲密关系就可能有结果,而让我们有一窥真爱的机会。]

禅宗的话:如果我们明白了存在的真相,便能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热情,将不再需要借助外物而被点燃。套句《星球大战》的话:大能被开启

[简单来说,情感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这个主要的动机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磁场”。]

宁波—珊瑚 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
广州-扶风 下一节:吸引磁场
宁波—珊瑚 我们对别人总是期望很高的,希望不劳而获
广州-扶风 也不是总希望不劳而获,最关键的是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东西,找到了他就不变,就能OK 一劳永逸了,我们总是之前拼了命地去找,一但认为找到了,就全身心歇下来了。却不知一切都是变动的,他在变,你在变,情境在变。想想 我们最常说出的话是,你那时说过。。。。。,你原来不这样的。。。你以前可没这样,这些话说多了,慢慢变成了:你不爱我了
沈阳-老王 是这样
广州-扶风 我不认为该谴责我们自己,我觉得只需要看清楚,这不过是我们的世界缺了一角。这些是凡人的共性,我们只需要看透它,自然便能透过,不再受这些人云亦云的观念所带着盲目地走
[吸引磁场   “我被蛊惑了!如果那个无赖没有对我下药,我才不会爱上他!”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上集]

[人类想要发展亲密关系,比其他动物要来得难。如果是鲸鱼,我们只要在几百里外发出声波,然后朝回应的声波前进就好了。只要躲过了鱼叉、油污和渔网,我们就能找到伴侣。如果人类和山羊一样,两只公羊会以额头相撞,撞到头痛之后,它们就会明白和母羊交配比撞头要有趣得多。在动物界,求偶往往是利用一种以上的感官,使同物种的雄性与雌性相遇而繁衍后代。]

[但人类却运用不同的规则1:我们寻觅伴侣的动机,和数千年来沿用相同求偶过程的动物朋友们,往往不太一样。纵观人类婚姻史,你会发现,直到最近这几百年,才有许多人得到自己选择伴侣的自由。不过直至今日,世界上还有些地方的婚姻不是自由恋爱的产物,而是奉父母之命,原因不外乎社会地位、现实或经济等因素。]

[那么,有自由选择权的幸福的人们,又是怎么选择伴侣的呢?我们在一年之中会遇到的人不下数千,为什么只选择特定类型的人呢?是一见钟情、化学作用,还是只因为寂寞?罗曼史到底是个什么呢?我有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他与妻子初遇时,在两尺外就有千真万确的“来电”感觉。(在他们离婚数月后,我提醒他这段小插曲,他的回答是:“哦,那个啊,只不过是地毯的静电嘛!”)另一个朋友跟我说,当他看见未来的妻子光脚走过牧场,而且故意踩在牛便便上时,他便爱上了她。他说那时他就知道和她在一起永不会厌烦(他们结婚已三十年了,仍然热情如昔)]

为什么只选择特定类型的人呢??

[有些人是爱上漂亮的脸蛋,有些人则是想找个善良体贴的人,安定下来。有个女人对我说,她爱上一个男人,因为她知道他绝不会欺骗她。我问她,在初遇时是否觉得他很吸引人,她回答说她根本不记得他那时的样子了。一个最有趣的例子是,我的一位女性友人告诉我她结婚只是为了逃离她的父亲。(她丈夫和父亲,我碰巧都认识,这两个人不论言行举止,甚至外表都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样子,每个人“恋爱”的原因都不相同。]

[  身为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我实在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想要相信的是,在这世界上有一个专门为我创造的女人,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打开我的心房,让我体验真爱。只要找到了她,我们就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会手牵手走在乡间小道和草原上(小心地不踩到牛便便),即使不发一语也心有灵犀,彼此几乎不开口说话,只会偶尔交换一些充满智慧或幽默的洞见。我会是她的英雄,而且因为她对我有信心,我将成为我天生注定要当的伟人!我只想相信,两个人可能相遇,而在通过快速的爱情考验之后,从此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真是一幅完美无缺的景象,除了一件事——我身在其中,而有太多需求的我,一点都不完美。]

我,一点都 不完美。我的他/她,却需要那么的完美。这是什么思想
广州-扶风 [这种情况在很小的时候,也许从我们还在子宫里时就已开始出现,我们愈认同自己的身体与周遭环境,就愈会受到身心与情绪上的需求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等等。]

宁波—珊瑚 严于律人,宽于待已
广州-扶风 [这是十分自然的,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宁波—珊瑚 可是,生孩子这件事,一定要两个人完成呀,照顾孩子,也要两个人呀

广州-扶风 不要急着去这么远,这些都是上面的花与果。来让我们去根上找找
[但是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正是我们孩提时代所做的事:我们希望妈妈或爸爸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珍?尼尔森(Jane Nelsen)博士在她的有关孩童正面教育的著作中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怎么办呢?还有什么方法可想呢?

[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这些需求,那等于是放弃了我们的人性。我们必须保留它们,急切地盼望有一天会得到满足。我们使出想得到的所有把戏:哭闹、抱怨、撒娇、甜言蜜语、发脾气、装可爱……但还是不能让需求得到完全的满足。至此我们仍不放弃,于是我们把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丢进心里的储藏室,并随着时间不断累积。]

[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在孩子们努力寻求归属感时,他们很快就了解到,如果想要永远被爱,并成为父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价值。他们必须以显而易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因为父母似乎不能明白,他们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至少孩子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想要变得特别”的欲望于是诞生。]

[“想要变得特殊”的欲望,正是激发我们浪漫情怀的主因。我们惯于寻找一个非常希望和我们在一起,一旦不能在一起便痛不欲生的人。(由此而衍生出以下的千古名句:“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或者“如果你离开我,我会死掉”。)这个人可以无视我们所有的缺点,绝不伤害我们,即使我们有错也永远支持我们,而且永远觉得我们很了不起。这个特别的人需要我们的程度,和我们需要他/她一样多。(如果这个人需要我们的程度,比我们需要他/她还多一点,那就更完美了

[想要有重要性、有价值、有用、被赞赏、被接受等欲望,全都衍生自想当特别的人的需求。因为如果没人觉得我们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将被迫面对被全世界遗忘的难受感觉。(我们还必须面对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将不会有人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幻想和无数没被满足的需求,展开寻觅之旅,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

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

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人,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归一的欲望:我(或我们)就是全部。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你本来就是世界的全部,唯我独尊.


这种感觉,就是存在的本然的,我们这些“分出来的”小意识,一直记着、惦念着、熟悉着这种感觉

湛鹰 于是,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幻想和无数没被满足的需求,展开寻觅之旅,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永远让我失望

广州-扶风 因为那不在他身上,那本来在你身上的

[浪漫的情感之旅就此开始。一个人满怀热情,排除万难,只为了和另一个人心灵相系,是多么美好的事!(我说这话时是真心的,没有讽刺的意思。)记忆中,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比我的生命本身还大,是在我初次体验到恋爱的兴奋时。往后的每次恋爱,我也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一想到心上人,心就会狂跳,而且乐观地展望未来。]

感到自己比我的生命本身还大……当全然投入时,就是当下。当下这刻,全然融入,就是全体,就是本来。

不但初恋的兴奋,还有做爱时的激动,想想,这些时刻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当下的力量,大能的体现
明白存在的真相,大能永远在我们周遭,随缘被你起用。

所以很多经典,不仅是佛经,都一再说人类是“怀揣珍宝的乞丐”

湛鹰 我就是那乞丐

广州-扶风 自己有的不要,拼命向外面找

[一开始我并没有察觉,其实,这种美好感觉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意识到需求即将得到满足2。然而在心灵深处,我却清楚地感受到欲望在啃噬着我,由于我用很强的羞耻心来作为防卫的机制,欲望才不至于暴露出来,于是,“求偶游戏”便开始了。让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记得中学时代的舞会吗?这类活动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炫耀”。也就是说,参与的男孩与女孩们,大都尽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没有男女朋友的。如果我们这一票男孩都没有女友3,在改装成舞厅的体育馆里,我们会站在一块儿装酷,假装无视女孩们的存在。每当有可爱的女孩走近,我们这票人就会转变话题,开始讨论一些“有男子气概的事”,像是计划周末要跟不良少年打架啦,或是最近和危险的黑手党交易毒品之类的。从头到尾,我们都在装模作样,好像旁边的女孩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事实上,那个女孩在我们充满幻想的心中的地位越重要,我们就越虚张声势,也越对她不理不睬。为什么我们要有这种举动呢?因为我们需要她。但有需求总让人觉得寂寞、软弱,而且一点都不特别,(毕竟,有哪个自尊自重的女孩子,会喜欢上一个需求不满的软弱男人呢?)所以我们只好假装什么都不需要。]

因为我们需要她。但有需求总让人觉得寂寞、软弱,而且一点都不特别

广州-扶风 《道德经》:不知常,妄作凶
[    我和朋友们在寻觅的,是一个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特别,同时又能弥补我们不足之处的女孩。荒谬的是,为了吸引到这样的女孩,我们必须假装自己拥有那些需要她来弥补的素质。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设你缺乏自信,那么你难道不会被一个自信满满的人所吸引吗?但对方又如何呢?他有可能被一个没自信的人所吸引吗?你会想,这当然不可能。因此,如果你希望那个人觉得你很特别,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你也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而对方为了吸引你,搞不好也在做同样的事!这种互动关系,通常就是两个人开始交往的原因4,也就是一方误以为另一方拥有他所需要的东西。]

其实冷静想想,夫妻双方,在深层是互补的

不然你不会找他

现在多是一个孩子,看看那些两个以上孩子的,往往妈妈爱的那个身上最有爸爸的特点,爸爸最疼的那个正是妈妈的性格
湛鹰 没人疼我,我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我反母型,找的是反父型 对父母的不满,在生活的关系中投射

广州-扶风 因为那正是你内心深处缺少的,期盼的。但生活的重担却慢慢把不能满足的事实,归罪于这份你没有,而当初期望对方有的没人疼我,………你几岁了
湛鹰 2岁多 心理年龄
广州-扶风 哈哈, 把两岁的不满,一直带了几十年
湛鹰 我受制于这个模式,而且无法控制 在这件事上,我情绪化非常严重 我的整个命运都受制于这个 我看到了,但我拿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冲动起来什么都不记得了

广州-扶风 那就自己回去,把自己拉出来

[[ 这并不是说我们故意欺骗想建立亲密关系的对象,但为了吸引别人,即使连我们自己都讨厌面具下隐藏着的需求。我们还是会尽力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以求达到目的。也许我们会这样想:只要我们能吸引到“真命天子”,这个理想的情人会觉得我们很特别,所以不会计较我们善意的欺骗,而且不待我们开口,便会自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那个“真命天子”呢?答案就在于“制造梦想的机器”。]

明天:制造梦想的机器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做梦……”

有需要的好好看看今天这些,孟先生在这里写得很到位的,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内
不要总在对方身上找症结
湛鹰 明知道在自己身上,可以忍不住还埋怨 以爱的名义自己干着缺德的事,最后还成了受害者
广州-扶风 好象我们总爱干这样的事
湛鹰 就是看到自己和亲情,爱情的背后。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广州-扶风 停下来
湛鹰 今天我爆发了,从小埋在心里对家人的不满
金华--默漠 我还是不肯接受问题在我这里
广州-扶风 把心态从高举与责骂的上下颠簸中,让它歇下来,,这正是它的诡计,
湛鹰 明知道都是自己的潜意识一手策划的
广州-扶风 所以在我的课里,我不允许你们自责。这正是心智的诡计
湛鹰 那要怎么做呢 停不下来
广州-扶风 越骂自己利害,一会离开这里,你就会依样地骂人
金华--默漠 小时候总觉得家人对我不好,有些疏远,我都是在亲戚家住的
广州-扶风 看着文字,笑笑,噢,(原来这样)
金华--默漠 家里还有更小的,我总是跟着别人
广州-扶风 把那条如心电图式的波动,拉平,拉平,再拉平 情绪波动 不以物喜,不以已忧 只有这样,才能出离
湛鹰 非要把亲密关系全搞死了我才罢休
广州-扶风 补充:出离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过程,为了把我们从粘连中拉起来的用。用过后,不粘后,才是自由起用,才是大爱,才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湛鹰 差不多快死完了
金华--默漠 很多人这样,我也是三十几岁了才和母亲和好。才开始体会母亲的心
金华--默漠 制造梦想的机器,这是个什么样的机器,
广州-扶风 拿个镜子照照就知道了
湖北-晨曦 制造梦想的机器?现实中人有梦想是好还是不好呢?
沈阳-涤生 你说那?睡梦中好,还是醒着好?两者都是你的思想,你舍得抛弃那个?
湖北-晨曦 因为没有,所以梦着的和醒着的都不舍得抛弃
沈阳-涤生 都是你的,所谓好与不好.今天验血,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了我就不要我这个臭皮囊了?好的坏的都是我的
湖北-晨曦 好与不好都是我臆造出来的?
沈阳-涤生
金华--默漠 自己看着自己各种火拼
湖北-晨曦 我琢磨半天才懂
沈阳-涤生 都是幻知、幻觉
湖北-晨曦 实相在哪里?
沈阳-涤生 心物一元
湖北-晨曦 心无一物=无我无问题?